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刘磊:心怀奉献 锤炼人生
    日期:2017-12-31 阅读:
    打印

    刘磊,男,1986年10月出生,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2005年——2009年在LD体育交通学院学习。在校期间,曾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员、LD体育第三届作品设计大赛三等奖、校级三好学生、LD体育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省政府奖学金、建设银行奖学金。2009年7月考取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现供职于文登市委组织部办公室。2009年12月被威海市团市委授予“威海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09年7月,刘磊作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被分配到文登市葛家镇政府工作,2010年9月调到文登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工作。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在基层已经度过2个年头,回首过去,是群众朴实的信赖,是组织精心的培养,是领导、同事无私的帮助,他才得以在人生的起步路上走得坚定、稳当。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作为一名选调生,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就必须不断调整角色,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实践中不断历练成长。

    选调生,是一张名片

    刚报到时,市委组织部领导对他们说:选调生是一张名片,你们要为这张名片增光添彩。从那时起,选调生的高标准就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努力使优秀成为习惯。刚参加工作,接打电话、擦床拖地、端茶倒水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经常让他忙得脚不沾地,但他牢记自己的座右铭,从小事做起,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坚持每天进步一点,将遇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有空的时候就找资料学习,在熟悉了镇情的基础上,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在领导的关心和组织的厚爱下,刘磊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在思想上追求进步,在工作上主动想事干事,在生活上关心团结同志,全面完善自己。去年年底他还被威海市团市委授予“威海市优秀共青团员”的奖励,他倍感欣慰,因为他努力捍卫了选调生这张名片,为这支队伍增光添彩。

    奉献,是一份责任

    作为一名选调生,刘磊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重实干轻享受、重奉献轻索取”;在基层工作中增强群众观念,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疾苦,把自己与群众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为群众造福谋利、让人民舒心满意”。工作之初,他被分到党政办公室。面对琐碎而烦杂的工作,他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摆正位置,坚持从点滴做起。认真做好打扫卫生、端茶倒水、接人待物等“小事儿”,将“奉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为每一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记得有一名老上访户,由于提出的要求超出了政策允许范围,一直悬而未决。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没有排斥这位老上访户,而是他每次来办公室的时候,递上一杯热水,用温暖的言语和他亲切的交谈着,临走的时候还给他带些废旧报纸可以让他当废品卖掉,当有一天老大爷带着一袋草莓去办公室对他说感谢的时候,他意识到:在基层工作中必须直面困难,全身心地奉献,因为这是他的责任。他始终记得领导说过的话:“我们的群众没有错误,只有把他们当成亲人,我们开展工作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坚守,是一种态度

    刚参加工作时,一位老领导对他说,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必须守得住清苦,耐得住辛劳,豁得上奉献和付出。工作的实践,使他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由于家在外地,平时每当同事们都下班回家,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时,心中总会有种说不出的苦涩,但是他一直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牢记在心。既然选择了这份寂寞和清贫,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坚守,并把这坚守作为一种信仰,抵制各种诱惑和一切不良的情绪,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他更加坚定地前行,坚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2010年12月的一个晚上,镇上一处门头房突然起火。在镇上值班的他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并在镇领导的指挥下,加入了救火行列。风借火势,火借风威,层层热浪扑面而来。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领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果断组织和带领同志们用脸盆端水救火,在大家不畏艰难险阻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保住了那个门头房。虽然那时他已经是一身疲惫,但心头却涌上一种幸福的感觉,看到镇上居民的财产及时抢救回来,更加让他体会到了自己的坚守是值得的,他的人生价值会在为群众的奉献中得到体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任何金钱和地位取代不了的。

    磨砺,是一种生活

    人只有在经历了磨练之后才会对生活有着独到的体会,有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因此他总是在心里鼓励自己:只有面对社会的惊涛骇浪,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激发自身内在的潜力,培养出坚毅的品格、周到细致的办事能力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才能不辜负选调生的使命,才能让无悔的青春在基层尽情地绽放。记得刚到镇上工作的时候,镇领导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刚从学校出来,可能还不知道基层的工作情况,先在党政办公室边工作边学习,在那里你可以对全镇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多看多听多学,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乡镇条件是很艰苦的,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啊。”领导平易近人的话语温暖了一颗正准备经历风雨的年轻的心。虽然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在班级、学生会、社团等部门锻炼了不少。但是基层的实际工作毕竟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到了工作岗位后,那些学校知识就显得很不够用了,他真正体会到一句古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但是他没有因此气馁,总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他知道要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记得有一次,领导让他写葛家镇2009年工作总结报告,对于从未涉及文字材料的他来说可是一大难题。于是他先是把近几年的市里的政府工作报告找出来一遍遍地学习甚至背诵,最终从中汲取精华,完成了初稿。可是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最终一份年终总结改了7、8次才过关。由于兼任机关团支部书记,在领导的支持下,他每月都坚持组织机关青年干部参加篮球赛、登山比赛、乒乓球比赛、读书会等活动,他所在的镇机关团支部在2009年团省委副书记来文登调研中获得好评。2010年3月他被借调到市委组织部整理档案工作,新的工作给了他更大的挑战,但也给他更多成长的机会。由最基层到了组织部这样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部门,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他及时调整心态,摆正心态,努力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学习部领导和同事们的工作作风,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尤其是在自己薄弱的文字材料方面,他始终要求精益求精,完美无瑕,这些都不是单纯的一门公文写作课就可以提升上去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摸索练习才行,这时他才真正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组织部门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是平常工作也十分忙碌,他只能抽出晚上的时间加班学习,只能在边干工作中边留心学习,在干中成长。他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确了学习计划。首先向书本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用于看书学习,通过报纸、杂志、业务书籍学习理论方针政策;二是向身边人学习,刚参加工作,很多问题会不知如何下手,尤其是工作经验不足,通过开会、工作交流、谈心等形式向优秀的老选调生学习,向领导、同事们学习;三是向实践学习,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补充知识,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尽快适应工作节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现在,他已成为组织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但他仍然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离组织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他将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听从组织领导,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尽心尽力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会一直坚定而执着地走下去。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正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尽管基层的生活、工作条件艰苦,但他依然微笑着面对,将青春奉献给他深爱的土地他无怨无悔,艰辛与困难或许也会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将会助他锻炼成长,锤炼人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