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朱成方:丹心不变 奉献无悔
    日期:2018-01-25 阅读:
    打印

    朱成方,男,1985年8月出生,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2005年——2009年在LD体育文学院学习。在校期间,曾担任班长、院学生会干部等干部,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2009年,通过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考试,成为大学生村官,现就职于招远市九曲蒋家村,担任村主任助理职务。

    成为大学生村官,朱成方感到光荣和自豪。在各级组织的重视关怀、悉心指导下,他提高了思想认识,掌握了专业知识;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熟悉了本村村情;在磨合中适应了工作,在接触中融入了九曲蒋家村这个集体。作为大学生村官,他时刻牢记党的嘱托,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把“村官”当事业、把农村当舞台、把历练当财富,把领导的关心和爱护化作奉献农村、服务农民的热情和行动,把青春的足迹深深地留在农村的土地上。

    立足农村实际,在工作中完成角色转换。

    做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角色发生了转变,这就决定了想问题、办事情要服务于这个中心。如果把大学生村官的经历做为资历或者跳板,一心想着利用优惠政策考上研究生、公务员,工作就会不踏实,就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到村后,朱成方调整心态,以真诚、朴素、踏实的姿态融入村中,不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就高人一等,也不忽视自己肩负的责任,更要让村两委班子以至每个村民,都认为他是来工作的,不是单纯来锻炼吃苦的,更不是来镀金的。

    开始工作后,朱成方首先遇到了方言障碍和工作畏首畏尾两个困难。这使他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一度感到了苦闷与孤独。面对困难,朱成方没有退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后,有针对性地想办法去解决这两个困难。不懂方言,就拿出学习英语口语的劲头,只要有机会,朱成方就和村两委的同事们、村民们聊天、交流。他留意村民在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在交流的时候掌握他们说话的意思,随着工作慢慢开展,和村民也逐渐地熟悉起来,朱成方对工作的认识逐渐清晰了,方言也基本能听懂了,畏手畏脚的现象也减少了,对自己做好工作的信心也增强了。

    大学生的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让朱成方一开始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应该干些什么。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认识到:农村有农村的实际情况,然而大学生村官的主要优势就是知识系统新、社会观念新,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只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就能做好服务工作。工作中,他不只有干劲和热情,更有积极务实的工作态度。他知道有想法有魄力固然可贵,但是务实更重要。因此干工作要从本村实际出发,他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件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切忌好高骛远。为了更好地融入农村工作中去,他先做村民再做村官,主动和群众多接触,注意经常和他们交流,和他们坦诚相待。

    铺下身子,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

    坚持搞好调查研究,重视村情民意。来到农村,要想融入其中,首先要搞调查研究,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村情民意,才能为村庄的发展规划建言献策。朱成方通过查阅村档案,参观村的荣誉室,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交谈,与村民拉家常等方式深入村民中间,了解村情民意。

    坚持村领导班子制定的治村理念,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在工作中,朱成方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村领导抓好村民素质教育方面的工作。村里自2006年起就开始进行评选先进模范和村民行为道德四级联评的“双评”活动。他详细地翻阅了2006年到2009年的村民行为道德考试的试卷,对参加素质教育考试的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认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筛选和梳理,最后归纳与总结出20多项意见与建议,并按照内容分为了几大类型,如行为不文明类、建言献策类、加强管理类等几大类型,并计算各种类型所占的百分比,为村两委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建言献策。

    入村工作时,朱成方正赶上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他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积极协助村党委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做好各项学习实践活动,督导他们做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学习活动期间,村党委组织了部分党员深入基层的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他将调研报告整理总结后提交给村党委领导,让他们真真实实地了解到基层情况与村民呼声,得到了村领导的好评。

    到2010年,九曲蒋家村的村民素质教育工作已经开展了五个年头,村民的综合素质明显得到了提高。在新的发展进程中,村民有着什么样的幸福感?生活富裕后带来了哪些变化?他们对村企的发展又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2010年4月,在村党委的支持下,朱成方带着这些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面向全体村民征求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项问卷调研和九曲蒋家2010年度村民素质教育考试结合在一起。这次问卷调研,除了考察村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意义,就是考了村两委班子,考了党员干部,考了工作实绩,通过考试进一步了解村情,体察民意,倾听呼声,改进方法,促进工作。为把这项工作圆满完成,并产生最大化的效果,朱成方在分类汇总、统计试卷结果后,立即对这次调研进行了总结,把村民在试卷中反映的情况梳理后汇报给村两委领导,供他们参考。村领导看后,很重视这些“群众之声”,要求党员干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去改进自己的工作,并把这些“群众之声”和村民考卷成绩登在《春雨报》上,让村民充分行使知情权和当家作主的权利。村党委也对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的村民,进行了每人500元的奖励。这项工作既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更为党员干部以后的工作指出了道路,得到了村领导的一致好评。

    坚持正确舆论引导人,重视宣传工作的作用。入村后,朱成方还参与了部分对外宣传的工作。《春雨报》是九曲蒋家村的村办报纸,每月一期,面向全体村民、员工和相关友好单位、个人免费赠送,是对外宣传村企文化的重要平台。他在大学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春雨报》给了他发挥专业特长、学以致用的机会。自他到村工作后,就参加了《春雨报》的工作,从征稿、写稿到校订、编辑,再到最后的发送,他都积极参与其中,协助《春雨报》编辑部的同事力争将报纸办得有水平、有特色、有档次、有影响,更好地发挥村企对外宣传窗口的作用。

    在这期间,他积极响应村领导的号召,积极参加植树、扫雪、拔草等义务劳动,树立了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

    加强学习,为投身新农村建设攒劲蓄力

    工作之余,朱成方不忘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和能力。一是加强了对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对党的感情,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同时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积累新的工作经验;三是加强对党的惠农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努力学习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四是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在实际工作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加招远市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使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农村的天地是广阔的,农村的工作生活是艰苦的,到农村工作需要付出汗水和心血,需要拿出勇气和决心。朱成方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毅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耕耘出成功的果实,给党和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富有意义的一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