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明,男,1985年7月出生,山东郯城人,中共党员。2005年——2009年在LD体育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在校期间先后获得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山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毕业后参军,现为空军航空兵某场站战士,2010年被单位评为“优秀士兵”。
2009年7月,毕业离校那天,李景明送走了宿舍众兄弟,最后一个走出校门,面对未来,尚处在离别神伤中的他显然还没有太充分的准备。一时间,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充斥了他的大脑……如今,身在军营、神情坚毅的他仍然还会想起当初那种五味杂陈的感受,想起那帮情同手足的宿舍兄弟……
选择了就不再后悔
毕业后,李景明进入一家企业做销售员,开始先学习掌握基础的销售和产品知识,打好基础,再进行跑单销售。在销售中,他深切地尝到了涉世之初的艰辛和无助。然而,不服输的他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总结,工作还是渐渐地步入正轨并逐步走上上升之路。当大学生应征入伍消息传来的时候,李景明开始重新考量自己的职业选择。
军营一直是李景明在梦里都向往的地方,最有价值的青春就应该为绿色而歌。想当初大学没有读军校,让李景明已经遗憾了四年。然而就在毕业前夕,国家出台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的政策将入伍的限定年龄进行了提高,让正好卡在年龄线上的他感到十分庆幸,因此在第一时间就报名预征。当应征入伍的时间越来越近时,李景明的思想冲突也越来越大,现在的工作才刚刚有起色,而且待遇也比较乐观。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仍是选择了回家乡应征入伍。因为实现梦寐以求的理想仅有这一次机会了,他不愿意放弃。2009年12月,在经过严格的体检、政审等各项检查后,李景明终于踏上了南去的火车,来到了空军某场站,成为一名空军士兵,开始了军旅生涯。
新兵营——成长的第一站
新兵连的日子是每一个当兵的人必须经历的,也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那种渗透到骨髓里的体会可以让一个人脱胎换骨。新兵营三个月的时光,让李景明真正体会到了当兵的艰辛。做任何事情都有得有时间概念: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叠被子,六点钟出早操,七点钟回来洗刷、打扫卫生,七点半开饭,然后就是紧张的训练。从早到晚,每一分钟都是紧张的,每一秒钟都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叠被子、整理内务、站军姿、踢正步、练战术、打军体拳、紧急集合,每一项对于这个大龄新兵来说,都是那么的艰难,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新兵营就是让一名地方青年快速地转变为一名合格军人的地方。所谓百炼成钢,只有不断地敲打,不断地锤炼,才能打出好钢。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充斥着每天的生活,唯一的信念就是坚持,坚持等到能够成为真正军人的那一刻,坚持到能够带肩负使命下连的那一刻。
连队工作——发挥光和热
新兵营的生活终于在衣服上永远拧不干的汗水和心里顽强的坚持中结束了。李景明作为大学生士兵,由于文化素质较高,被分到某单位从事文书工作。文书工作听起来很轻松,但是全然不是印象中所想象的那般清闲。除了特殊情况,李景明每天都要值班,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节假日也不例外。此外,还要负责打扫卫生、整理文件、撰写材料、做好日常物品的使用和保管登记等工作。这样的日子让李景明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忙碌和充实。到单位之后,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将自己在大学的所学与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单位发展是一名大学生士兵的必备责任。所以在本职工作之外,李景明发挥自身文化素质高的优势,热心辅导一些战友,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单位中有许多新兵,大多不满二十岁,初次离家到达这么远的地方,而且通讯受到限制,总是不免想家或心情低落,这时李景明发挥出心理学的专业优势,在第一时间送出关心,与他们谈心,给他们疏导心理,时间一长,所有新兵都愿意和他分享心事。此外,在工作中李景明还要求自己处处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争做群众士兵的表率。由于表现优秀,在年终评比中,他光荣地被评为“优秀士兵”。单位的文书工作是平凡的,但李景明默默坚守岗位,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人生长路,且行且思
回想一年多的军旅生活,李景明感到自己成长了许多,进步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在刻苦历练和默默坚持中,他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
军人的职责就是奉献。在入伍之前,李景明对军人全是崇拜和羡慕,只看到了他们的光荣和神圣的一面。来到部队后,他真正地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才明白军人荣誉的背后是无比的辛劳和艰难,付出远比回报要多,对此李景明有切肤之感。来到部队还不到一个月,家里就传来噩耗:父亲在车祸中去世了。组织和领导考虑到新兵训练才刚刚开始,仅仅安排了五天假期。身为人子的李景明当时的心情难以言表,一是丧父之情悲痛万分,二是来回路程就要四天,家里还有许多事情亟待处理,时间相当紧迫。伤心、无奈、悲痛,各种心情掺杂在一起,当时就想要打退堂鼓:“我回家就不回来了,这个兵我不当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想法十分幼稚。父亲作为一名参加过中越自卫反击战并在部队服役了六年的退伍军人,他的在天之灵也不想看到儿子这么做的。回到家只有一天时间来处理父亲的丧事,安慰伤心的母亲,第二天便踏上了归队的列车。身为儿子,李景明不是不想多陪陪伤心的母亲,不是不想为父亲守灵。然而,部队在召唤,军营在召唤。既然选择了一身绿色,就应该舍得小家,来保卫大家。对于军人来说,这些其实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有多少的父母在等待儿子的归来,有多少妻子在等待丈夫走进家门,有多少孩子在等待爸爸的怀抱。这就是军人,这就是奉献,无怨无悔的奉献。
作为一名大学生士兵,没有特殊,只有奋斗。在单位,作为全团仅有的几位大学生士兵之一,李景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标签。领导关注,班长照顾,比同期的战友们得到了更多的关怀,李景明感觉挺不错,心里美滋滋的。然而随着训练的逐渐深入,李景明逐渐感觉不对劲了,训练成绩无法跟战友们进行比较,各项成绩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战友们的眼光从一开始的羡慕转为后来的嫉妒,最后到不屑,与战友的感情也越来越淡了。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对自己进行了反思:来部队的目的是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为祖国尽一份力量,不是来享受的。想到这,在后来的训练中,李景明不再要求特殊,同战友们一样,努力做好每一个动作,甚至比他们的要求更严;生活上,他利用自的专业优势,积极主动地与战友们聊天,帮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困扰。渐渐的,李景明的训练成绩上去了,战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好,战友们对他的看法也转变了,后来在战友的推荐下,他当上了副班长,协助班长共同管理事务。三个月的新兵营生活,时间短暂,然而却让他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成长了很多。战士就是上战场的,战场上的战士没有高学历和低学历之分,有的是勇敢和懦弱、坚持和放弃、敢于冲杀和害怕失败之分。奋斗的日子是最辛苦,同时也是最快乐的。当授予军衔的那一刻,李景明明白了战士的职责,他没有辜负战士的使命,他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坚强的人生需要积累。人生需要积累,多样的人生才是多彩的。只有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干好今天的工作,才能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刚开始工作时,李景明总是感觉自己大学毕业了,学到了很多东西,是时候到社会中施展才华了,心里装的全是宏伟的计划和远大的抱负。然而当真正开始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知。面对复杂的社会,他一时迷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社会需要高学历的人,然而社会更需要有真才实学,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的人。踏上社会,走进军营,必须具备谦虚的心态,积极地俯下身子去学习、请教,为自己积累宝贵的人生财富,从日常点点滴滴坐起,学会做好每一件事情。人生面临的选择很多,李景明始终相信,军营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有一种生活,你没有体验过,你不会知道它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验过,你不会知道它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体验过,你不会知道它的价值。”看到这几句话,更加坚定了他从军报国的决心和毅力,也坚定了他的人生态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征途未有穷期。李景明说,既然选择了为绿色而歌的青春,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国家和母校的希望,不辜负人民的重托,时刻彰显优秀革命军人的使命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