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牟萍: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
    日期:2018-05-28 阅读:
    打印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当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教师提出这样的行为标准之时,已是我成为LD体育生命科学学院一名教师的第三个年头,到如今已是第五个年头,期间的心得体会逐渐增多起来。我以我教授一门课程的过程——从接手时的无所适从到轻松胜任,记述自己初为老师的心路历程。

    从2012年9月入职至今,作为一位新任教师我逐渐体会到教师工作的神圣和责任重大,教学工作并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进入角色,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工作,力争做出较好的成绩。

    从2013年开始,我承担了院级选修课《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的教学任务。刚接手这门课程时,感觉无所适从,因为这门课虽然是选修课,但它又是一门技能性比较强的方法课,对提升学生信息素质、扩大知识面、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提高自学与科研能力、拓宽学习与成才的途径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上好这门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从开始就不断思索琢磨的问题。我坚持去听前辈教师的讲课,注重学习有经验老师的教授方法。刚开始,按照学校的规定是板书上课,有些检索页面无法给学生展示,我便自己画图制作板书,将具体的检索过程一页一页画出来展示给学生,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之后开始使用多媒体,我独立制作了全部课件,授课期间认真备课,课堂讲解认真细致、重点突出。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向我反应这门课有些枯燥,提不起兴趣,以致课堂效果不佳。同时,我逐渐意识到这门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上应该与传统专业课的教法有所不同。可是,要如何改进、如何准备教学内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呢?

    我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恰巧今年学校组织了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规范与教学方法的报告会,听取了两位经验丰富的前辈介绍的教学经验和感悟,其中卜庆梅教授所讲的内容对我触动很深。通过认真的听讲和深思,我明晰了教师的四个成长阶段:匠师、艺师、经师和人师。匠师和艺师是职业的学习期,是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是胜任教学;经师是职业的提高期,是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原创教学;而人师阶段是职业的创新期,是引领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发展教学。通过听讲,我还明白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并且是多方面、长期的工作;备课不是简单的把上课内容记住即可,而是要备学生、备教材、备设计、备情景和备教师!另外,卜老师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告诉学生,学生会忘记;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会记住;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就会明白!”这些内容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提示,感觉到我应该从胜任教学快速地进入原创教学,迅速使自己的职业从学习期上升到提高期,并向着创新期奋进!

    于是,我再一次认真分析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以及教学特色,调整教学目的为以发展学生的信息素质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据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主要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专业情况,把课程的学习内容从总体上分为十大部分,以科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开拓、完成、写作发表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从介绍文献信息相关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扩展到学习了解具体的重要文献检索的方法和常用资源,在基本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具体方法和相关知识后再深入扩展到论文写作部分,使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两部分的内容由浅到深、按先后次序排列起来,使整体内容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地架构起来;使用多媒体授课,增加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对有些知识可以结合提问和讨论进行,加深学生印象;针对每一章的内容要设计题目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状况,便于及时查缺补漏和调整教学方法。而我在上课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及时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掌握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能;同时,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实时更新知识内容,随时将最新最全面的生物科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明确、讲授内容科学、使用方法恰当、整体组织合理、课堂师生互动、课程优质高效的教学目标。

    另外,我增加了课堂汇报环节,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题,通过选题—查阅文献—写作—制作PPT—课堂宣讲来完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汇报的过程,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学生查—写—讲的综合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整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学期末这门课程结束时,看到学生的主动留言,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感慨万分!那一刻,只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为学生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第五个年头,我用自己的努力深切体会到了做好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勤勉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好老师应该以学生为本,能够很好地换位思考,把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放在第一位,积极分析课程特色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听取学生的反馈,通过课堂教学,把爱倾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所有的学生都健康成长、学有所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