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默默无闻勤耕耘 探索创新攀高峰
    日期:2018-06-06 阅读:
    打印

    杨传路,中共党员,博士,LD体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原子与分子物理山东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设计与材料合成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实验室主任,四川省计算物理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委员,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委会委员,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Commun. Comput. Chem.》副主编,《Global J. Phys. Expr.》编委,《LD体育学报》副主编,《J. Phys. Chem. C》等10多个国际学术杂志审稿专家。

    杏坛授道育英才

    杨传路教授热爱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工作勤奋,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科研并重,既有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团结协作。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0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他主讲过《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高等量子力学》、《计算物理学》、《科学计算程序》等10余门本科、研究生课程。

    杨传路教授授课非常精彩,深受学生欢迎。无论是担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还是做一名普通教师,他总能平易近人,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他力求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用睿智的思维去启发学生,用严密的逻辑引导学生走出理解上的误区。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他看来,当一个原理能被他用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描述清楚并被学生轻松接受时,心情就会特别舒畅,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他认为,只有平等的地位才能让教师学生有所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他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在他担任学院领导期间,学院的教学、科研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院风优良,学风浓厚,毕业生也以思想道德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扎实而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教学成绩突出。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

    重视课程建设,他是《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山东省级精品课程和《物理学》山东省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培养研究生质量高,指导研究生40余人(含博士生3人),其中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考取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研究生8人,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山东省优秀研究生科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2009年他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潜心科研结硕果

    潜心科研,勇于探索。杨传路教授主要从事分子激发态、分子势能函数、分子设计与分子模拟、分子电子学、团簇和大分子结构的计算机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在分子激发态特征、分子电子器件电输运特性和纳米体系结构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富有特色,取得丰硕成果。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5项,其中2项已经结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他提出了复杂分子体系动力学过程结构变化定量描述新方法、稳定性判断新方法、分子激发态搜寻方法和新型势能函数表达式。成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第2完成人),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获得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并且在《J. Mater. Chem.》、《J. Chem. Phys.》、《J. Phys. Chem. A/B/C》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被SCI收录206篇,已经被引用1900多次,其中他引1600多次。被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计算物理高校重点实验室聘为学术委员。曾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先后获得“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山东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杨传路教授曾作为重要主研人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子电子态的对称性与稳定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项目“测量激光聚变靶丸内燃料气体总量的饱和蒸汽压新方法研究”。提出了测量ICF靶丸内充气量的直接法和氢及其同位素气体在高密度时的高精度方程,对测算聚变反应效率有重要意义。在完成其他科研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他独立设计了谱线宽度系数计算程序(航天部207所课题) ,输运系数计算程序,状态方程及参量计算程序(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独立调试原子分子碰撞计算程序、量子化学SCF计算程序、分子动力计算机学模拟程序( 2种)、密度泛函计算程序等。目前,他正带领着课题组对分子结构和光谱、势能函数和动力学、高性能光电材料的设计和合成、生物大分子和纳米体系的计算机模拟等方面展开研究工作。

    言传身教润无声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杨传路教授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求实创新、乐于奉献,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科研成果卓著。工作中,他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个人魅力感染、影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引导学生成为关心学校、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杨传路教授言传身教,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中的感悟教育学生。要求学生要学会静心学习,积累知识;要深刻理解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学习要有毅力,要有恒心。他教育学生,学习不能掺杂太多的功利思想,单纯的功利思想不利于自身发展。不要过多地憧憬知识会带来如何多的好处,而是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他寄语学生,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了,认真思考了,就能增长知识,就能增强能力,就能锻炼意志,这个学习过程必将受益终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