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散步寻春,来作琴堂不速宾。缓歌一曲,野鹜纷纷都退缩,不用多杯,准拟花时日日来。相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相遇了就好好珍惜。
“聚核”六个人,队长陈涛(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贝斯手。高欢(生命科学学院),鼓手。李之涵(法学院),键盘。魏坤(交通学院),节奏吉他。刘洪宇(艺术学院),主音吉他。蘇我(艺名,艺术学院),主唱。
2016年作为(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新生的他们,本着对音乐的喜爱,相互凝聚。在2017年上半年,终于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聚核”乐队。陈涛,瘦瘦的,戴着金丝框眼镜,一顶黑色的帽子,散发着严肃的气息。初三时自学贝斯(瞒着父母自己攒钱买的),高中时开始加入乐队。高欢,瘦长个儿,表情丰富,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初次接触架子鼓是在中考之后,自此就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这个乐器。在乐队里和队长陈涛关系最好。李之涵,高高的个子,帅气的外型,给人一种成熟的感觉。不知是不是学习法学的原因,说话比较严谨,感觉像是经过深思熟虑似的。魏坤话不多,对于乐队来说,更像是一位哥哥似的存在,也可能是年长一级的原因,在话里小编也听出了对其他人浓浓的关心。刘洪宇,整个乐队的调和剂,喜欢开玩笑,活泼开朗,自认为神经大条,和任何人都能聊得来。蘇我,喜欢二次元的佛系可爱少女,喜欢唱歌,喜欢自由、挑战,对人很随和,声音特别好听。
一个完整的乐队需要架子鼓、贝斯、电吉他和键盘,其中架子鼓、贝斯和电吉他是最基本的设备。陈涛当时加入了海韵社团,试着组乐队,本着优先找鼓手的原则,通过同学的朋友找到了一位声动音乐联盟的鼓手,不巧的是他已经加入了一个乐队,陈涛本想也加入他们的乐队,但无奈人员和设备已经找齐。陈涛重新出发,通过朋友圈一联十、十联百、百联千,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帮忙宣传,终于让6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相聚在了一起。
组乐队找人的同时,他们偶然认识了一位琴行的老板,于是他们就在琴行里练琴、学习,提高他们的技术。在采访中了解到,陈涛和高欢两人很聊得来,因为乐队中鼓手和贝斯的节奏是相关联最大的,也是最能商量的来的。除此之外,两人趣味相投,经常在一起开黑打游戏、吃饭、学习,久而久之,就成为乐队里关系最好的两人。乐队成立之后最大的问题是场地问题。练习、放乐器的地方都不固定,教学楼里有老师办公、同学上课,于是五餐四楼成了他们练习最多的地方。
在乐队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参加了心理社、海韵十周年庆、草坪音乐节和外出的一些商演活动等,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的同时,他们也得到了成长,提高了技术,获得了经验,结交了一大批爱好音乐的朋友。有一件事,陈涛一直觉得很遗憾,那是在海韵十周年庆上,由于设备太多,设备指导人员不够专业,导致贝斯不出声。贝斯出声之后,其他五个人的乐器又不出声了,最后由于活动进程问题,贝斯没有上台。“我们都说阿涛,你干脆假弹好了,别那么认真”高欢笑着说。“我不能假弹,上去之后不管台下懂不懂,都不能假弹,如果有人懂音乐,那就是在侮辱别人。”阿涛表示。
2017年年底的时候,一家奥迪4s店找到了他们,这次商演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机会,也是一种肯定。“通过商演,我们知道了哪些音乐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奏,不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奏,大家的演出经验都得到了提升。”陈涛表示,“所有队员在商演之后一起去吃了一顿大餐,虽然很贵,但是吃得非常开心。”事情也并非一帆风顺,前段时间烟台和青岛共同举行了一个室内音乐节,其中一位管理人员邀请乐队参加,最终还是没能去成。“作为大学生平常学习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队员们都很忙,没有时间进行排练、磨合。”陈涛说,“演出需要确定合适的歌曲,每个人喜欢的音乐风格不一,再就是高欢生病了。”陈涛表示,未能如愿参加音乐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乐队成员不光是代表着个人,同时还代表着乐队和学校的形象。其他参加的乐队都很专业,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不能发挥乐队最好的水平和风采,最终还是决定放弃。”采访时,陈涛虽然话说的很平静,但从他的表情上我们仍能看出深深的遗憾。
“从一开始的没场地、没设备、没机会到现在六个人能坚持下来,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们都很感激。”关于未来,陈涛满脸兴奋的说,“音乐我是不会放弃的,在大学期间我还想好好玩一玩音乐,但是在玩音乐之前,我会先选择学业,毕业后先好好工作一段时间。”“一直有一个想法,开一家乐器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乐器、设备。也许到时候可能已经老大不小,但我觉得那应该是我离梦想最近的时候。”高欢说,“因为学的是2+2的专业,所以下学期要出国,之后考研、考博,但是音乐还是会继续玩,依然会打打鼓娱乐、放松身心。我会坚持我的音乐梦,哪怕观众只有自己。”
“对于我们的乐队,除了留有遗憾,更多的是享受参与其中的感觉,我们提高了眼界,学会了很多东西。”李之涵说,“虽然我们乐队没有走到最后,但是我在乎的是过程,不是结果。遇见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为之一起努力,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以后遇到能和自己音乐风格一样的乐队,我想我还是会加入他们的。”
“吉他,一辈子也离不开!”魏坤认真的说,“可能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我想我和李之涵一样,如果还能再遇到一群志同道合、风格统一、聊得来的朋友,还希望再组一次乐队,让自己的音乐梦想再次燃烧。”
“我本身是学古筝的,还要带舞台剧,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吉他上。”刘洪宇说,“但是我非常喜欢摇滚乐、电音,电吉他,所以我不会放弃吉他。如果以后有机会,还是希望和他们一起表演。”
作为学音乐的蘇我喜欢的音乐是更偏向二次元,她说,“以后肯定会继续唱歌,尝试各种风格。虽然自己唱歌可以跟着节奏,但在乐队里唱歌带来的是另一种不一样的感觉。非常珍惜在乐队的经历和感受,遇到梦想心跳的一群人,我依然会选择乐队。”
“不放弃梦想,我们相信,我们的乐队肯定是最好的。” ——聚核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