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刘韶馨: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日期:2018-07-24 阅读:
    打印

    刘韶馨,女,1992年6月出生,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2010年—2014年在LD体育外国语学院学习。在校期间,曾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副主席、班长等职务。2011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三等奖等荣誉。大学期间成绩优异,并顺利通过国家人事部三级笔译考试。在校期间成功组织“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英语竞赛,其中组织的辩论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2013年,通过严格面试,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亚太商业精英”国际交流项目,并获得全球100强企业保诚集团的实习证明。同年11月,参加“外研社·当当网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北地区二等奖、全国三等奖。

    2014年,刘韶馨成功申请到传媒专业全球前十的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国际新闻系研究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010年9月,刘韶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LD体育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刘韶馨深知,生活充实与否全凭自己选择,她决心要把大学生活过的丰富多彩。回首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过往,刘韶馨没有遗憾,并充满感恩。

    刘韶馨热爱自己的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刻苦学习,并将学习方式多样化。她积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英语活动,努力从多个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涉猎多种知识。她深知英语是一种工具,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出色的语言素质,更应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并通过语言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她广泛阅读,读原文书、外文报纸和网站等是她每天的功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韶馨在校期间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奖学金,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还在2013年“外研社·当当网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通过这次比赛,她认识到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顶尖辩手。她发现英语辩论是学习英语,认识世界的好方法,于是决定在学院中发扬下去。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在学院内自己组织了辩论队,交流辩论技巧与心得。2013年底刘韶馨有幸接受了LD体育校报的采访。在采访中她介绍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也努力推广英语辩论这种学习手段,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像她一样因此而受益。

    从小就在寄宿学校上学的刘韶馨开始大学生活后,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不仅成绩优异,在各种学术讨论、学生工作、社团活动中都会有她的身影。自大一以来,刘韶馨一直是班里的班长,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同学们服务,积极和班里同学沟通交流,以解决她们的问题。大一开始她加入学生会,大二担任学习部部长,大三成为副主席分管学习、社团两个部及方胜文学社的工作。她一直秉承“细节定成败”的原则,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在借鉴前辈工作方法的同时,勇于创新,努力将活动开展的活泼有趣。她负责组织的“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校选赛均获得大赛组委会的认可,并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外国语学院特色活动“Coffee Bar”也得到了烟台晚报的采访,在服务同学的同时也提高LD体育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她也连续四年连续获得LD体育“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大学丰富了她的阅历,成熟了她的心智,缤纷了她的生活。那段青葱的岁月、那些点滴的努力,必将与LD体育这个温暖的名字镌刻在一起,成为她一生都值得珍藏和回味的陈酿。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韶馨是一个善于规划的人。在大二的时候,她就计划要走上留学的道路。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她浸染在一个“国际化”的学术氛围中,借由老师的手,看到了外面缤彩纷呈的世界。传媒一直是刘韶馨的兴趣所在。她认为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传媒将以全新姿态高速发展。公民的主人翁意识的增强、社会舆论导向的引导需要、国际交流的频繁等使得传媒行业成为受人瞩目的重要产业。她决定让自己的英语专业成为自己最有利的工具,转专业学习传媒。而香港成为她的第一选择。作为一个多种文化交叉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的高等教育与西方接轨,第一教学语言为英语,同时新闻产业高度发展。这对于想要学习传媒而又有英语傍身的刘韶馨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定好目标之后刘韶馨想要先感受一下香港的大学的学习氛围与教学方式,于是她报名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亚太商业精英”国际交流项目。经过紧张而严格的面试,刘韶馨于2013年的暑假搭上了去往香港的飞机。

    在香港,她看到了一群群充满梦想、干劲十足的年轻人。香港中文大学彻夜供电,为学习的学生提供方便。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直到凌晨1点还有人在对着电脑做项目。这都让她感到惊讶。但很快她也体验到了这种充满力量的生活。三名国际知名教师分别教授有关影响、金融危机及经济全球化以及投资等课程,纯英文授课,课堂生动而有趣。在课程结束后,老师要求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项目展示:为香港申请2014年世博会主办权。刘韶馨与她的合作伙伴们经过讨论,最终定下根据“万国群岛”理念建立“海上世博”。她们通宵达旦完成PPT与稿子。在合作中,刘韶馨优秀的语言素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担当英语翻译,还负责最后的英语展示,最终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除了感受到了香港高校的学术氛围,刘韶馨还参加了世界百强企业保诚集团的企业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刘韶馨第一次真实触摸到了就业的脉搏。而在保诚集团实训的经历让她对未来充满信心。实训结束后,她和她的工作伙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了子女教育基金的理财展示,并成功拿到保诚集团的实习证明。

    在最后的欢送会上,她感触良多。经过这次交流,她真正看到了目标的作用:只要定下目标并为此不懈努力,即使每天通宵达旦,都不会觉得累,反而会觉得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2014年新学期开学,刘韶馨的同学都在忙着准备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而她已经拿到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录取通知。有许多同学都羡慕她,不用经历严酷的考研就能够去一个好学校深造。她只是笑笑没有回应。没有人知道,她是用四年的汗水为自己换得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刘韶馨在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英文的个人陈述、推荐信的相关申请材料了。她知道自己专业不是传媒是申请的软肋,必须要多读点相关书籍形成自己对于传媒专业的个人见解,并体现在个人陈述中以吸引学校的眼球。此外,在独特见解的基础上必须着重体现自己对传媒专业的热爱与兴趣,证明自己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及相应的职业规划。刘韶馨根据这两条原则写了近4000字的个人陈述。加上优异的雅思成绩及平日学习成绩,丰富的学生工作及优秀的比赛成果,刘韶馨在2013年12月前已收到英国卡迪夫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及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录取通知。但是刘韶馨的主要目标是香港。她提前研究过香港高校的课程安排,认为香港的教学内容有很多都跟内地有关,这利于她将来回内地就业。于是在2013年11月份香港高校的申请通道开启之后,她便递了申请。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传媒专业是全球十强,是她的理想学府。3月,浸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她欣喜若狂。她知道她离她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