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业隆,男,1992年12月出生,广西钦州人,中共党员。2011年—2015年在LD体育地理与规划学院学习。在校期间,担任班级纪检委员、班长,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小组负责人等职务。2014年11月论文《山东半岛东部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第一作者)获中文核心期刊《人民黄河》录用,并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三等奖学金、LD体育廉政征文大赛并获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勇于探索奖”、第六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遥感组优秀奖、2014年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地理设计组三等奖、SuperMap杯第十二届全国高校GIS大赛地理分析组一等奖、LD体育学生创新活动拔尖人才等荣誉。
2015年,曾业隆考取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汗水与泪水,共筑青春路
在青春的道路上,他用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留下了奋斗的印记,绽放出青春的风采。一篇《青春组诗》拉开了他在北上求学的序幕,刚踏入大学校园没多久就参加“(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之星”征文比赛且获得一等奖,婉转、悠扬的诗篇充满着梦想与希望。然而他没忘记仰望星空的同时还要脚踏实地,2011年11月参加公司关于全国土地二次调查项目;2013年暑假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公司实习,主要对烟台市的电表位置进行调查并进行拍照、统计并在地图上绘制。近距离接触生产实习的他,更加清楚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时,更多的是适应角色的转换,以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毅力及有担当的责任心完成生产工作。
来自农村的他,带着父母的期望与嘱托,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学生的身份,谨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虽然担任班干部及其他职务,但他没有以忙为借口松懈学习的劲头,图书馆、学院自习室、实验室都能看见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扩充知识储备的身影。正是这种拼劲,使得他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得到众多老师及同学的好评。在校期间,他先后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LD体育廉政征文大赛并获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LD体育学生创新活动拔尖人才等荣誉,同时通过了“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考取全国信息化工程师GIS应用水平一级证书及MapGIS应用工程师。
“没有汗水与泪水,何以谓之青春”,这是他关于青春的信条。
一入科研深似海,苦中有乐他独醉
对于地理,对于GIS专业,对于科研,他都有着满腔的热情,从不吝啬。他眼中的科研,始终是求知、探索、服务人类的过程,大家对他的评价可以用“一入科研深似海,苦中有乐他独醉”来形容。①实事求是,破除枷锁,思想独立;②坐得住“冷板凳”;③多交流,勤总结,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④有责任,有担当——这就是他在专业、科研方面的表现。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前期的刻苦学习、不断历练使得他在入选老师科研项目小组一年后的2014年11月,论文《山东半岛东部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第一作者)获中文核心期刊《人民黄河》录用,同时,在 2014年10月以作品《基于GIS的云南元江流域旱灾风险评价及防治》获SuperMap杯第十二届全国高校GIS大赛地理分析组一等奖;2014年10月以作品《烟台苹果种植区综合分析模型》获2014年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地理设计组三等奖;2014年10月以作品《基于MapGIS与Landsat的生态景观变化分析——以宁夏中卫地区为例》获2014年第六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遥感组优秀奖。
同时准备几项比赛与论文,工作量大也很辛苦,但凭着信念,凭着对GIS的热情,他不后悔,终也结出了硕果。他始终坚信,不苦不青春,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地理情怀满心间
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处处是生活。生活中的他亦是那么充满热情与朝气。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他待人真诚,善于团结同学,关心同学,在同学之间有良好的口碑;善于用自己的言行传播正能量,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事情;并经常将自己感悟和专业知识与大家分享。同时,他积极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且热心公益活动,参与支教、“学雷锋,进社区”及捐款捐物活动。
秉持地理精神,氤氲GIS情怀的他在自己不断成长、丰满羽翼的同时,为了让低年级GIS专业同学少走弯路,缩短学习成本,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2014年5月作为主要创始人推动创建地理与规划学院首个“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小组”并担任负责人,2014年8月与2011级程振龙同学一起为学院选拔、培训第三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的参赛人员并在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改变不了世界,那就试着改变自己;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分享是可贵的。这就是他的态度。
世界那么大,趁年轻去看看吧
偏安一隅,这绝不是地理人的所为,趁着年轻,走坎坷,去远方,历风雨,坦然面对每一天,让风雨浅释岁月的美丽。于是,他决定寻找更高的平台——考研。考研征程之长路漫漫,却只有坚持才能胜利。面对初期选择时的困惑与迷茫,面对暑期复习时的炎热、烦躁,面对着无数学子报名时的压力与恐惧,面对着永远复习不完的知识的海洋,面对着万一考不上的担忧、紧张,面对着客观存在的纷繁复杂的一切,他没有停步不前,有的只是整理思绪,认真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享受考研过程带给他的不同滋味。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参加复试的过程中,以他出色的表现获得面试考官的一致赞许,最终被贵州大学录取。
多年的拼搏与磨砺,凭着一份坚定的信念,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