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当你坐在明窗净几的教室,当你来到饭菜飘香的餐厅,当你回到温馨如家的宿舍……你可曾想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起早贪黑、冒严寒酷暑,他们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我们学习、生活营造整洁优美的环境,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
也许每一名(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师生都曾在哪里见过他们,但他们的名字却鲜为人知。近日,记者走进学校后勤处一线,走近这群可敬可爱的后勤人,倾听他们的故事。
“我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近年来,“(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接待”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响,其中接待餐厅更是以物美价廉的特点备受校内师生以及社会人士的赞誉,而这与“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接待业务中心副主任、接待餐厅负责人于培富十几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学校南区北区接待餐厅200多个员工,当记者问到如何管理这支接待餐饮队伍的时候,于培富说:“哪里有什么经验,什么事情你都自己去做,员工们也就不好意思不做了。” “我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他们都是我的家人”。 在他眼里没有什么职务之别,只有不一样的工作分工。凡事他都会亲力亲为,认真去做。凌晨三四点钟,他就带着采购员去采购食材,即使天寒水凉,也要亲自把手伸进水里,精心挑选海产品。各种蔬菜的价格他烂熟于心,今天的菜品质量怎样?这个月比上个月到底是涨了两毛还是便宜了一毛? 这些完全靠日积月累的知识和平时掌握的市场行情。
近年来,接待餐厅与全国的餐饮业一样,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原材料价格、水、电、天然气能源价格以及人工工资的不断上调,促使成本的大幅上升;餐饮服务人员的招聘难,人员流动大,造成服务人员队伍常年不稳定。“我们力争开源节流,扩展客源,加大宣传力度,调整菜品的状态、摆放、花样,但从不过分追求菜品的修饰和点缀,以实惠为主导。与此同时,我们尽最大努力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于培富说。
既“抠门”又大方,是接待餐厅包括服务员、厨师、前台等不同岗位的员工对于培富的一致看法。“我们采购物品的包装袋不允许扔掉,于主任让我们当垃圾袋利用起来,他告诉我们要学会节俭。但对我们却又很大方,给我们订做的工作服都是最好的!”“我们从来没有拿他当领导,我们吃啥他吃啥,我们干到几点他干到几点。当然,我们职工生活遇到了困难、有难处解决不了的时候肯定会想起他,找他这个领导帮着解决。”餐厅员工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着于培富。
“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初见能源管理中心副主任张长森,很难把眼前这位总是笑眼眯眯的“老头”与“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联系到一起。面对我们,这位自1978年便在后勤一线的工作的“老工人”始终不愿意多聊一聊他自己。他笑着说:“多报道报道咱家的水暖工人,他们还年轻,很不容易,我都是一个快退休的老头子了,没什么可说的,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当他的同事们聊起这位老大哥,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别看他平时笑呵呵的,咱的这些水暖工人都怕他,因为他负责的水暖工作可容不得丝毫马虎,比如说水管对接,差一毫米就对接不上。”“他岁数也不小了,干活却总拿自己当20岁小伙子,有一年夏天,学校管网改造,老天爷可不管你在干啥活,不是高温就是暴雨,身上的衣服不是汗水浸湿的就是雨水浇透的,为了在工期内完成工作,可是遭了不少罪。可抬头看看长森主任也跟我们一样加班加点地干着,我们就又有劲了。”“前年冬天下雪路滑,在检查锅炉设备时他把腿摔骨折了,这人不好好养着,成天的拄着拐还要溜达几圈锅炉房,就怕暖气烧的不好或者哪里有毛病我们处理不了。”“记得有一次学校北区管道破裂,抢修到半夜12点,天寒地冻的,我们都劝他回去,怕他岁数大了身体受不了,他硬是指导我们到最后,幸亏他没走,还真碰见我们解决不了的难题了。”
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张长森在旁边一直嘿嘿嘿地笑着,就像夸的是别人而不是他自己。我们不禁感慨,这要经受多少风霜的洗礼才能有这份淡然与宁静。几十年对年轻人来说似乎很漫长,可在他的眼里,似乎转瞬即逝……
“我热爱这份工作”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学校食堂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校园师生关注的焦点。学校第五餐厅,自建立以来便受到校内师生的认可,整洁的环境、多种多样的饭菜引得无数学生前来就餐,先后被省内相关部门所授予 “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单位”、“清洁厨房单位”、“食品A级单位”、“山东省高校示范餐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第五餐厅主任杨忠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人如其名,杨忠诚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当见到他本人时,似乎用“憨厚”一词来形容他更为恰当。他曾连续四年荣获LD体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当我们说明来意时,他却说:“我有啥可采访的啊,我就是带着大家为学生做好了一日三餐,经常去别的学校餐厅看看都有啥好吃的,回来也弄给咱的学生吃。”
而当谈起自己的本职工作时,他又滔滔不绝,从他的眼里看得到的是对工作的热爱。“人们都说干伙食苦,但我一点也不觉得,能够挑选优质的食材,做出学生们喜爱、可口的地方菜,我觉得很自豪,看着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队,说明学生们认可我的工作,我心里高兴!”“现在的孩子口味越来越‘刁’,他们都爱吃些外卖啊、小摊啊……我们餐厅对食品安全有着严格的把控,就拿馒头来说,面粉里面的甜味素超标了0.1%都不行。外面的东西虽然好吃,但不健康啊!”杨忠诚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调研决定,将社会特色餐饮引入到餐厅三楼,从食材源头开始把控食品安全。这样学生们就既能吃到想吃的各类菜品,又能吃得健康。为了照顾南区的学生就餐方便,他们效仿社会上的一些好的做法,率先开通了订餐送外卖的服务。
我们采访的三位人员只是后勤工作者的缩影,他们尽职尽责、无怨无悔,正如杨忠诚说的:“我热爱这份工作,而且一热爱就是一辈子!”正是有这样许许多多热爱本职工作,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工作者,才有了美丽的校园、可口的饭菜、温暖的宿舍……(作者:刘艳莉,邢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