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杨玉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日期:2018-11-07 阅读:
    打印

    四年,近1500个日日夜夜,约35000个小时,就这样点点滴滴从手中溜走,脱下青春气息的校服,转眼就要换上象征着长大的制服了。

    杨玉珠是普通的农村家庭的孩子,从小县城来到烟台,虽说烟台也不是诸如北京、上海那般的大都市,但同样带给她光怪陆离的新鲜感,接触到之前从未接触的东西,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无形的对比中她渐渐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她主动地学习、去挑战。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夯实上,还是其他必备技能的掌握上,她一点一点地学,一点一点地在进步。虽走的慢,可她的脚步一路上从未停止。

    大三的杨玉珠面临着何去何从的茫然,她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专业原因,她可以选择非洲做翻译。对于非洲这块神秘的大陆,她也有自己的期许和热爱,热带雨林高大茂密的植物、热带草原的一望无际、热带沙漠的大漠孤烟直以及地中海气候的适宜与浪漫,这些都曾牵动着她的心。她自认为,二十来岁的年龄,可以不用考虑太多去尝试那些新鲜的事情、去踏上没有踏过的土地、去经历那些未曾经历。对,这些都没有错,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何错之有?只是,二十几岁的她也长大了,父母鬓角的白发也曾刺痛过她的心。

    有一次,杨玉珠的班主任跟她说,你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考公务员?用法语这个专业去考。她说:“我不喜欢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再说考公务员那么难……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你都没有去尝试,就已经缴械投降了,这种态度不可取;再者对于公务员你自己真的了解吗,你都没有亲自去了解,不要总是道听途说,考公务员对于女孩子而言是个稳定的工作,并且对你的父母而言,也可以让他们安心……班主任的话很务实,想想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好像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且他们也的确不放心让她去非洲。班主任的一席话让即将毕业的她多了一个选择,而当她打电话给父母询问他们的意见时,他们那溢于言表的高兴坚定了她考公的想法。杨玉珠想,那就试一下吧。

    既然决定了,那就去做吧。杨玉珠开始了一段艰辛的备考之路。这一路,坎坷曲折,哭过,那些崩溃的时刻依旧刻骨铭心;笑过,一起坚持追梦的小伙伴彼此陪伴;怀疑过,为什么数量关系总是算不对;欣喜过,成绩也有小提高的时刻;这一路,一生难忘吧。笔试时挺紧张,不过进入做题状态很快,还记得笔试完之后和一起考试的小伙伴去吃饭,这是奇妙的缘分拉近了原本完全陌生的两个人。

    笔试出成绩是在寒假,手机上收到了有分数的短信,与杨玉珠之前所有的模拟考相比这是最高的分数了,那天一醒来就想吃面的她,好像是天意,因为她真的顺利“吃面”了呀。面试时,她一个人去了北京,在那个陌生的城市笃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她跟着导航一步一个脚印的走,面试时的猝不及防、超级紧张,甚至还说错了话,让她觉得自己无望了。的确,她没有顺利进入体检环节,她哭了一个下午。不过这好像是在磨练她,因为她递补了,电话通知递补时的惊喜与不可思议,带着这些情绪她重拾行囊再次来到北京,体检,体检之后的政治审查,那种失而复得不只有喜悦,更多的是心中巨大的包袱,害怕自己又一次失之交臂,那种体验只有她懂吧。不过,幸好,她的努力换来了回报,她顺利考取了报考的职位。

    或许你觉得杨玉珠的经历很幸运,但是她也是有能力接住了这运气。备考路上,她坚持早起,她坚持晚自习到十点之后,她坚持听课,她坚持模拟考……她坚持了,这是她成功的一个法宝;另一个法宝就是她的好心态,及时疏导消极情绪,坚定信念!幸福的确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人生才可以绚烂多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向往的生活!乍见之欢不如就处不厌!(外国语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