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瑜,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本科1班学生。曾任院学生会主席、秘书长。该生于大学期间,曾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多次获LD体育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在2018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中,她顺利通过烟台市的体检和政审环节,目前等待公示签约。
养分在这里汲取
2014年,刘子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LD体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学之初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2015年成为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并参加培训班学习获得结业证书,2016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她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无私奉献,发挥自身价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刘子瑜思想上的进步也时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进入大学,她便被选为班长,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在担任班长期间,她尽职尽责地管理好班级事务,带领班级在2014-2015学年取得了“优良学风班”的荣誉称号。在学生会期间,她从秘书处干事一直坚持干到学生会主席、秘书长。这期间,她协助老师,带领同学踊跃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所做工作得到师生一致好评。
在学习上,她也不负众望,刻苦勤奋,积极进取,努力认真地学好每一门功课,掌握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与此相关工作的能力。她成绩优秀,每学期期末综合考评成绩名列前茅,所有必修选修科目无任何挂科重修现象,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其他知识,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梦想在这里起航
真正让她决心到基层锻炼,服务基层、奉献基层是源于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期间,她多次参加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向阳街道办事处、所城里居委会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和团队成员分别在街道办事处机关、各社区居委会从事材料整理、日常管理服务、义务辅导中小学生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在服务中深入学习社会知识,在实践中践行青春使命,在基层服务中彰显人生价值。她倍加珍惜这一次次机会,让自己真正参与其中,而不是做一名参观者。在工作过程中,她从怎样接待群众、怎样做好接访记录等琐碎事情做起,慢慢摸索工作规律,掌握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及自己的工作体会,她说她深刻地体会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不易,但也正是这份不易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苦一些更能锻炼人,累一些更能考验人。她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要想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就要树立学习意识,虚心学习理论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应时刻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责任在这里践行
刘子瑜不断加强学习和思考,把握好自身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取长补短。为了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选调生,她为自己确立了五个方向:
一要着眼于“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对于基层工作而言,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求基层工作人员到了基层把责任心落实到执行力中去,要在工作中实践好“严、实、快、新”四个字。
二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这就要求基层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三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坚决克服夸夸其谈,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四要着眼于“快”,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每项工作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五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上级指示,养成勇于创新、不断开拓的良好习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们相信她在今后的道路上定能书写出彩青春、出彩人生,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当初的诺言,成为一名优秀的选调生。(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