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揭晓,LD体育学生张镜、李赫和王玉组成的团队从全球20602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特等奖。这一奖项共33项,获奖比例为0.5%。
该团队的指导教师就是刚刚获得“2018LD体育最美教师”称号的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刘广臣博士。提起刘广臣老师,得到他指导的学生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刘老师是带领他们摘取数学建模桂冠的“幕后英雄”。
偶然结缘:来自于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知道数学建模是1998年。那年,我还在上大二。一天晚上,舍友突然抱起铺盖卷与其他同学一起到机房打地铺,通宵做题,尽管后来听说没有获奖。”刘广臣老师介绍说,而第一次参与建模是在2003年读硕士期间,与几个本科生讨论车灯线光源优化设计里的数学问题,就是这一次,他深刻感受到了实际问题中数学模型的巨大魅力。
“第一次指导数学建模,是在2005年。”刘广臣说,“从那时起,我加入到了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中,协助建模团队负责人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加集训讲课和指导学生比赛。”从2007年起,他开始主持并负责LD体育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工作。2009年,首次尝试组织9位同学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当年就获竞赛二等奖。
“用心做建模,收获成长。”这是刘广臣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传统数学的严谨令人望而生畏,甚至敬而远之,不能只是高居庙堂之上被人仰望,而应该回归来自社会解决实践问题的本义,这样才能兑现其科学之王的美誉。”刘广臣说。
早在1985年,美国数学学会等多家学术机构联合发起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92年,我国开始组织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的开放性和极富挑战性特点,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教师积极投身其中,刘广臣和他的建模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矢志坚守:十四年只为那份痴迷
时光荏苒,转眼间刘广臣已经担任数学建模竞赛指导教师14年。回首这些年,平时除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外,全力做好建模辅导,每年的暑假、寒假都交给了数学建模。现在说起来,刘广臣并不后悔。他说,他深深痴迷着数学建模。
刘广臣给记者讲述了每年建模竞赛的过程。每年暑假、寒假,他投入建模培训的时间都在2个月以上。5月份组织全国建模竞赛校内选拔,暑假组织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进行25天的封闭式高强度集训,9月份组织学生参加三天三夜的全国建模竞赛,11月份着手为寒假的美国建模竞赛选拔队员,寒假组织进行18天封闭式集训,春节前组织参加四天四夜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来年4月份公布成绩,然后又是5月份组织下一年的国赛选拔。
即使在山东大学读博期间,刘广臣也从没间断过对建模团队的指导。他通过网络或电话指导团队运作,暑假和寒假回校来组织集训讲课和指导比赛。在美国学习期间,无法回国讲课,他只好录制10个小时的讲课视频,连同配套课件发回,对学生集训进行指导,利用休息时间坚持为集训学生网上答疑、批注集训论文......
“建模比赛获奖,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信手拈来。尤其是随着竞赛影响力不断扩大,参赛规模持续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刘广臣说。
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参赛自信,刘广臣和他的教练团队骨干成员刘伟老师、魏建新老师等每年都去参加全国、全省建模教学研讨会,了解建模发展趋势,邀请专家来校作报告,利用平时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建模教研活动,及时更新集训内容……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作为数学建模辅导和参赛者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刘广臣说。
参加集训的同学清晰记得,2017年的暑假极其炎热,集训恰在三伏天。在酷暑难耐的教室里,面对240名参赛队员渴求知识的目光,教练组7位老师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全天13小时悉心授课和倾情辅导,连续25天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培训与模拟训练。11月23日,当刘广臣用颤抖的声音告诉参赛学生,他指导推荐国家一等奖的队伍最终成功的时候,3个历经重重磨难、层层选拔的学生喜极而泣。
按照惯例,历次比赛最后一个晚上,参赛队员都要通宵修改论文,指导老师总是陪伴到底。每次比赛结束的最后一刻,几乎所有同学都是蓬头垢面、疲惫不堪。而那些指导老师,一直默默陪伴着他们,为他们鼓劲加油。
正是这种执着坚守、顽强拼搏的精神,学生团队捧回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特等奖,这个奖今年只属于全球33支最好的队伍。在与世界名校分享这一殊荣的时候,有谁知道“幕后”英雄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甘当铺路石:只为点燃学子梦想
刘广臣作为LD体育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负责人和总教练,十几年来,凭着对数学建模的满腔热情和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他先后指导了400多人参加教学建模比赛,指导的学生获全国教学建模比赛一等奖12人次,二等奖18人次,获省级奖216人次;获美国教学建模比赛特等奖3人次,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72人次。
“在我和教练组老师们内心深处,对数学建模都有深深的感情。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很享受手把手教那些痴迷于数学建模的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过程,喜欢看到他们经过强化训练后综合能力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他们在激烈竞争中捧回一个又一个高含金量的奖项。”刘广臣说,每当得知学生在研究生复试、单位招聘中,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给他们带来的优先机会时;在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和参加其他科技创新活动中,建模经历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时;读研后凭借良好的建模功底,很快成为研究骨干时,他感觉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于恒悦同学在给刘广臣老师的信中说:“建模已经结束,有一句迟来的‘谢谢’还是要说给您。参加建模是我进入大学以来最正确的选择,建模为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其实,建模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得奖与否,而在于可以挑战自己拼搏的巅峰。感谢有你,让我遇见更精彩的自己。”
获得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队的李赫同学说:“刘广臣老师的指导让我们受益良多。培训时,他以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渊博厚实的专业知识、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对我们的解题思路和研究策略给与了具体指导,让我们开阔了视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巨大提升。”
“我愿意做建模舞台上那块‘地板’,甘当学生奋斗征程中的铺路石,让他们站在我的肩膀上起航,去实现更加宏伟的梦想。”刘广臣说。(刘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