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又一个春天的脚步如愿而来,国家研究生信息网开始公布上一年学生考研的成绩,作为一名高校老师,这又有一段令人忐忑的日子,在期待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并能顺利进入心仪的高校继续深造的同时,担心也会暗暗涌上心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的微信传来了一个陌生学生的信息:
老师,我考了352分,去年这个学校的分数线是330分,谢谢您的星星之火。还记得您去年告诉我,让我重燃斗志。当初那个阶段真的差点自杀,人生失意不过如此。
就在这一瞬间,我的记忆被激活了。这是我有联系的学生中,唯一未曾经谋面的一个。自己从教三十多年,曾经带过二十多个学生班级,在微信和QQ等有联系的学生也在数百上千,可这个学生,迄今我也没见过,可一个无意之举,就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也就是去年的此时,我的微信有一位陌生人申请加入。备注显示是我在新学院带过仅仅一年的一个学生推荐的。恰恰是这个学生,他们一个宿舍的女生,在校最后的日子里,非常不配合班级工作,让我很生气过。在这个学生转给我的微信截图中,是这样写道:“你可以找他,他就像我们的父亲,很和蔼的,我们都后悔当初没听他的。你找他,他会帮你的……”就这一句“就像我们的父亲”,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对她的那些不痛快的记忆马上烟消云散了。
记得当年,有一位很优秀的学生,和我非常熟悉,那天到我办公室说了一句话,让我火冒三仗,她说:“你动员这个学生考研,那个学生考研,你自己都没读过研究生。”很多学生,可以让你生气,可以让你一瞬间失去控制,但他们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就不必过分强求他们的一时过失。这个学生后来在中国海大毕业,作为引进人才,在青岛一个机关工作,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还经常和我商量,我还经常揶揄她:“没忘我当年把你骂出办公室了?”每当这个时候,一向大大咧咧的她,马上很认真地回答我:“老师,那时候我不懂事!”而到了这个时候,作为老师,还有什么理由去追究和记恨如孩子般的学生呢。我常对老师们说,我们面对每一个学生,其实都是面对一个个几个家庭,他们承载的是好几个家庭的希望,就应该敬畏学生,敬畏教师职业。我们对待学生就应该像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在学院,我是年龄最大的,好多学生当面叫我“老爹”,背后叫我“老姜”。我喜欢这种当父亲的感觉,就像那个学生向陌生人推荐我说的“像父亲一样”,让我感动和欣慰。
当这位我不认识的陌生学生加我微信后,我俩探讨她适合以后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并帮助她联系到那个学校我班在那读研究生的学生,帮她协调专业考试资料。这个学生在我的鼓励下,顶住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边打工边复习,从兰州到北京,一路跋涉,继续圆着自己的读研梦。她告诉我:“老师,以前考研我是为了读书,为了争口气,现在我是为了继续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许我能做的事情很少,可对这位学生影响很大。正像很多学生评价我的一样,“老师,您不是我们的专业导师,您是人生导师!”
人生道路上充满了缘分,而在充满青春梦想的大学校园里,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能够有机会与那么多青春的大学生相遇、相知,然后为他们规划未来尽一点力,这本来就是人生最大而且最值得珍惜的一种缘分。(来源:LD体育报 作者:姜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