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他被评为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8年,他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年,他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4年,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6年,他入选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他就是LD体育民盟成员俞祖华教授。
俞祖华教授教学、科研业绩突出,迄今已获得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就有5项。他现任民盟山东省省委委员、民盟烟台市委副主委、烟台市政协常委,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与参政议政三个平台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
潜心教书育人
十年前的教师节前后,俞祖华曾在《LD体育报》上发表过《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短文,其中写道: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要心无旁骛,一心从教无怨无悔,而不是心猿意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全身心地关注学生成长,做他们健康成长与实现事业腾飞的铺路石与引路人;要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毁誉,淡泊自守,任劳任怨,甘愿在教师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要朴实无华、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与教书育人有关的点点平凡小事;要力戒浮躁心态,潜心向学,静心思考,清心从教,专心育人,不慕奢华,不图虚荣,不追风赶浪,不急功近利。
他是这样写的,也是努力这样做的。他时刻铭记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忠于教育事业,恪尽职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荣。执教30年来,他已经给24届本科生、18届专科生和14届研究生授课,毕业生遍布全省、全国,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俞祖华教授讲授《中国现代史》《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等本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等研究生课程。他主讲和作为课程负责人的《中国现代史》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首位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其中,由他主持完成的《以教学团队精品课程教学方式为重点,推动历史专业改革与建设》和《搭建五个平台 注重四个衔接 推进国家级教学团队与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两项教学成果于2009、2014年分别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俞祖华教授曾被评为LD体育“十佳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
静心治学著述
俞祖华教授十多年来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华民族精神等学术领域勤奋耕耘,硕果累累。
主持完成省级以上课题5项。现共出版《深沉的民族反省》《王懿荣与甲骨文》《中华民族精神论》《中华民族精神新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思潮研究通览》《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等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40篇。他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华民族精神新论》等著作,专家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书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所发表的论文有9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有6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主体转载,有2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书复印。
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奖励。获得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成果普及奖1项,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关心平台建设
俞祖华教授有大局意识,不仅在“个人单项”上有着亮丽的成绩,也关心重点学科、教学平台、学位点、人文社科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集体项目”的推进。
他作为负责人的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作为负责人的历史学专业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从2002年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点开始招生,他一直作为该学科的学科负责人。从2011年开始按中国史一级学科招生,他又作为LD体育中国史学科学科负责人,为LD体育中国史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以其为学术带头人申报并获批了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该基地经过5年建设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了验收。今年,又为LD体育申报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换与海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热心参政议政
作为党外代表人士和市政协常委,俞祖华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参政议政。
他自觉、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作为政协委员的履职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参政为民的积极态度,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工作大局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烟台的历史文化,积极议政建言。
在烟台市政协第十届第五次会议上,他提出了烟台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烟台拥有许多骄人的名片,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最佳魅力城市……星光熠熠的背后,唯独还缺少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张能够足以代表我市内涵与底蕴的名片。”之后,他又通过政协提案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呼吁。2012年,烟台正式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并于2013年8月成功获批。2012年5月29日,《齐鲁晚报》刊发了《一位烟台教授心中的“历史文化名城”梦》的文章,描述了俞祖华教授对烟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殷切期待。2013年8月3日,《烟台日报》以《烟台获此名片实至名归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教授六年前建议“申名”》作了报道,《齐鲁晚报》刊发的《“历史文化名城”落地 烟台综合实力升级》、《大众日报》刊发的《烟台荣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胶东文化悄然昂起》等文,都报道了他最早并不断呼吁烟台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关情况。
在市委领导召集的政协委员座谈会上,他建议加强烟台对外的城市营销和形象展示,建议烟台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发展“七色”文化港城,比如红色胶东文化、紫色葡萄酒文化以及蓝色海洋文化,《人民政协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以“这个问题我抓紧安排人落实”、“建言全‘打包’,市长同步办公当‘媒人’”为题作了报道。
他书写提案,提出许多建议。先后提交了《建议市政府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建议及早将青年南路南延至黄务》《建议将蓬莱市划为烟台市市辖区》近20个提案,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得到了落实。如关于烟台市争取“较大的市”的提案,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关于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受到了市文化局等部门的重视,促进龙口粉丝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成功,《大众日报》作了报道。
由于他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他先后两次被委托作为全市优秀政协委员的代表,参加市政协组织的“政协委员风采”优秀政协委员集中宣传,也引起了烟台市各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