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瞳”高速机器视觉检测团队
2017年的夏天,对我们团队来说注定是终身难忘的。
从6月着手准备参加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到7月的山东省赛,再到9月的国赛,每一个成员都尽心竭力,把百分之百的能力和精力都投入了这场盛大的比赛。尤其是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国赛现场,我们的参赛成员一直处在高度紧张和高度兴奋交织的状态,彻夜的准备、激烈的头脑风暴……只有一个念头,在全国的舞台上表现得好一点、更好一点。
我们团队带到国赛现场的项目是“智瞳”高速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这个项目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周文举老师的专利和领先技术为依托,针对国内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的产品检测效率低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低、国外检测系统垄断市场的行业痛点,自主研发了以机器视觉技术为基础,结合高效快速的算法和智能的机械结构,针对不同的制造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完整、高效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流水生产过程中的高速检测、分类分级以及次品剔除,帮助企业有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成本。目前,我们的检测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PCB蚀刻检测、芯片针脚检测、手机划痕检测、瓶盖检测等领域,得到包括张裕公司在内的十余家企业的认可,我们的智能瓶盖检测系统还曾经远销埃塞俄比亚等国家。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院、专业、年级,有不同的性格。我们有争吵、有辩论,但是共同的梦想和目标始终把我们连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我们每个成员都有属于自己负责的任务板块,各司其职,在自己负责的岗位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势互补。我们互相支撑、互相鼓励,从最初的不被看好,一路冲进了国赛现场。
项目的成功,有我们的努力,更要感谢周文举老师的指导。周老师一直走在机器视觉领域前沿,2012年就获得了相关领域的专利,2014到2016年还受聘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担任机器人工程师。周老师从行业特点、应用领域,到基础算法、解决思路,手把手指导我们,让我们从单纯的兴趣逐步变成能够独立帮助客户完成现场调试的小专家,从对行业的懵懵懂懂变成有志于投身市场的创业者。在跟随周老师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的技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们的项目得到了校内外专家评委的认可,这也成为我们作为创意组项目在比赛中最有自信的一点。
我们还要感谢学校的精心组织。校内培训和海选,让我们真正做到了用最短的时间讲清楚我们是谁、正在做什么;素质拓展训练让我们真正明白了团队和协作;十几位风投、评委,二十几轮培训,让我们真正清晰了我们的定位和未来。这些训练的成果,集中表现在省赛冠军争夺战中,我们能够自信面对评委,坦然面对对手,轻松面对现场几百位观众和直播镜头。
无论是成为山东省“互联网+”季军,还是评委的高度赞许,都不如真正站在国赛现场的那一刻给我们的冲击强大。面对着国赛的评委老师,夹杂着紧张的情绪,我们能做的就是最全面地展现“智瞳”,集中全部精力分析、回答评委老师的疑问。比赛结果虽然有点小遗憾,但是在金奖、冠军争夺赛的现场,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都让我们感受到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踏实研究、勇敢创造的昂扬精神。
尤其是在大赛最后一天,刘延东副总理亲临现场,这更让我们普通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国家非常重视大赛,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这也让我们更有激情、有希望、有信心将项目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大赛结束返回学校之后,我们一直在进行技术升级工作,以及成立公司的准备工作。我们相信,我们会在创新创业的路上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