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亓林:追梦的女孩
    日期:2018-03-31 阅读:
    打印

    她也曾迷茫,她也曾担忧,她也遇到无数困难,但她却始终不言放弃。追梦的路上,她将否定化为动力;她将错误看作经验;她用汗水感动自己;她用成绩证明自己;她用坚持造就优秀的自己。她就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4级学生亓林,一个获得过“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上海赛区第四名、“全国创青春”比赛铜奖等多个奖项的追梦女孩。

     

    不惧困难 坚持前行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亓林的物理成绩虽然不是太好,但出于对物理的热爱,她还是选择了物理专业。大学物理难度很大,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已经使她感到了吃力,运用微积分来解决动量等各种问题更是让她一头雾水。期中考试力学部分仅考了62分,刚刚及格的成绩与别人90多分的差距给了她沉重的打击,但她却未因此放弃,反而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一边找来各种各样的力学题进行分类分析整理,一边研究微积分。“那段时间真的很疯狂,每道作业题都会反复研究好几遍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宿舍熄灯后便拿着书本坐在楼梯口研究。”她回忆起那段时光时深有感触。付出总会回报,大一的两次大型考试她都取得了班级前三的好成绩,再加上平时上课的积极、各种活动的参与,到了大二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怀揣着对专业的热情,大二时她积极报名参加“全国创青春大赛”。“由于这是一个团队性质的比赛,我便寻找了三名熟悉且优秀的同学共同参赛。”被问到准备过程时,她的话多了起来,她说:“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参赛也都没有创业经验。整个团队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做出了一份自认为完美的长达12页的计划书。可团委老师评价说‘你们就只有一个想法而已,没有调研,没有市场,也没有营销策略,你们不可能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老师的一番话,无疑是一盆冷水。但亓林却不因此放弃,为了打开调研市场,她调动商学院的人脉,走进街头巷道寻找市场;为寻找营销思路,她连续5、6个小时坐在电脑桌前,用心钻研知名品牌的营销手段,并结合市场调研情况,一遍遍修改自己的策划。多少个夜晚,亓林独自坐在冰冷空荡的教室里,一边吃着已经凉掉的外卖,一边上网搜索成功的创业案例,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研究。各种地方的创业讲座,即使天再冷,路再远,自己一个人再孤单,她也会去听并记下对自己比赛有用的回去后再一遍一遍地反复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亓林团队最终做出了一份54页的计划书,并最终摘取了大赛铜牌。

     

    合理规划 不忘初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亓林都坚持科学合理规划。作为学生会宿管部成员和校自律会的重要成员,她身兼数职,但是她能够很好地处理学习、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做到了全方面综合发展。“鲁迅先生曾说,‘哪里有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了。’伟人固然如此,我资质不高,更应当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她坚定地说,“即使学生会占了我许多时间,但剩下的时间我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中。”

    学习、工作、演说成为亓林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她始终将学习排在首位,在她看来学习是大学生的本职所在。“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只有专业过硬,才能在以后的就业中赢得先机。”亓林向记者说道,“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将手机调整成静音模式,确保自己全身心投入,并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有效率、有目的地参与课堂。”她不忘初心,珍惜每一分钟,从不将时间浪费在追剧、打游戏、网购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学习和工作之余,亓林不忘儿时的梦想,即成为一位优秀的演说家,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抱着这份执念,亓林报名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之前没有任何的舞台经验,因而当我站上舞台的那刻,我便紧张到窒息,在台下背得滚瓜烂熟的演讲稿成为琐碎的片断。”她回忆道,“第一次演讲比赛因此以惨败告终。”可亓林并未放弃,将锻炼口才当做日常规划。“我每天睡前都会抽出一个半小时看《超级演说家》、《开学啦》等演说类节目,认真总结优秀演说家的演讲思路,遇到新颖的演说片断,我甚至会反复记忆。”除了观摩,操场上、空教室里也时常见到亓林专注朗诵的身影,滴水穿石,在半年后物理光电工程学院主办的优秀主讲人演讲比赛中,亓林以自身的大学生活经历为主题,凭借从容的台风及幽默又不失内涵的语言获全场好评,最终以绝对优势获得“优秀主讲人”称号,其励志的大学生生活故事也因而在广大学弟学妹中传为佳话。

     

    恩师暖友 陪伴左右

     

    进入大学之后,各种活动的参与不仅丰富了亓林的阅历,更是带给了她广泛的人脉。朋友、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为亓林的优秀打了一剂强心剂。就在不久前,她由于打球受伤,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回到学校之后,腰伤让她行动很不方便,舍友便轮流扶她、替她买饭,甚至把饭一口口地喂到她的嘴里。一直把学业当做头等大事的她担心跟不上课程,每天都十分焦虑,生怕自己之前的努力付诸流水。了解她的舍友心知她的忧虑,便对她说:“你放心吧,这周我一定会认真上课,回来给你补课。”听到舍友这样保证,她虽然觉得有点好笑但同时又满满地感动着,自己瞬间充满了底气和坚持下去的勇气。

    如果说朋友带给亓林的是感动,那么在她的成长路上老师带给她更多的是感恩之情。提起自己的恩师,亓林感激地说道:“我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十分负责,在各个方面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导师王德法老师。”在她的印象中,王老师是一个真心为学生付出的人,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上也给学生无限的关怀。在创新比赛参赛作品初次试跑时,参赛的小车突发故障,跟他们练习时的效果相差甚远,眼看就要开始正式的比赛,整个团队都慌了神,急得团团转。王老师帮他们寻找原因、分析问题所在,还安慰他们不要着急。正是这样,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调整方案,对小车做了适当的修改,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生活中,那个在学术上严肃的老师则更多的是扮演着父亲一样的角色。一位恩师更是一位益友,成为同学们成长道路上的的精神支柱。

    父母则是陪伴亓林最久也是最了解她的人。当亓林说起自己的父母时脸上浮起淡淡的笑意,“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和他们打电话向他们倾诉。其实我的父母并不是那种会特别溺爱孩子的人,他们更多的是在安慰我的同时让我自己反思我哪里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就是因为这样,每次他们的话总会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父母的鼓励和督促中,亓林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好,并以自己最好的状态投入到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坚持”和“反思”或许就是亓林在父母那里学到的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如今大三的时间更为宝贵,也伴随着更大的压力,亓林仍然一步一步的给自己制定着未来的规划。教师一直是亓林理想中的职业,但是她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与传统观念不一样的高中老师,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经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物理,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独特魅力。考研则是她最直接的想法,毕竟更高的学历能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

    “遇到困难,奋力坚持,不畏前行。”这一直是亓林的人生格言,也是她多年学习和工作中的一贯做法。在人生道路上即使遇到坎坷,她也总能把它变成一种动力,不断地激励自己去追逐梦想。

     

    作者:张愈,刘子敏,朱立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