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秦晓伟:立足社会需求 成功打造创业团队
    日期:2018-05-05 阅读:
    打印

    秦晓伟,烟台鸣志文化交流咨询有限公司的五大创始人之一,2013年毕业于LD体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在校期间就一直热衷于兼职和创业。2009年刚刚大一的他便开始接触家教,大二时加入辅导机构做兼职教师;2011年便开始筹划开设培训机构,并付诸实践;2012年元旦与其他四位合伙人成功创办了烟台鸣志文化交流咨询有限公司。现担任烟台鸣志文化交流咨询有限公司物理教研组组长、监督执行负责人以及烟台十三中分公司的教师招聘指导,是公司重要股东之一。秦晓伟以足够的耐心、坚定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以及旺盛的精力使公司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加强,公司呈现出了和谐奋进的发展前景,对烟台教辅事业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他主张的注重“教师培训”,为公司注入了新鲜活力。

    一、看准目标,教辅事业是理想的未来方向

    大一时,因为性格外向,敢于发言,英语老师给秦晓伟推荐了一份家教的工作,于是他成为了同级学生中第一个做家教的人。由于掌握的英语词汇多而且擅长数理化方面的知识,这份家教工作对于大一的他来说易如反掌,是指引他未来方向的灯塔。每个小时20-30元,对于家境一般的秦晓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让他不用为生活费担忧。高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为了积攒生活费,秦晓伟选择到工地打工,早上5点起床,晚上8点才能休息,累得腰酸背痛,这样一天只能拿到50元工钱。与打工相比,做2个小时家教就相当于在工地干一天的工资,这种优越性让他下定决心用脑力创造财富。善于思考的他,从家教中发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舍得在孩子身上投资,何不从学生教育这方面寻找就业机会呢?

    由于热爱家教工作,秦晓伟的家教做得异常出色,大二时,他开始加入辅导机构做兼职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又因为业绩出色,学生成绩提高得很快,成为了众多学生不可取代的老师,他的工资已经达到了每小时50-60元。“这样工作了一年,我对教辅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教辅机构利润十分可观,但当时只是大二,只是想如果能自己开一家公司就好了,但是对于一无所有的我来说,简直是痴人说梦”,秦晓伟说,他只有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在每天的兼职工作中多沟通交流以此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期待蜕变。

    大三那年,这家教辅机构没有兑现当初在工资等方面的承诺,让秦晓伟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折,他不想再为别人打工,想自己开公司的念头愈演愈烈。无独有偶,该辅导机构的其它四位成员也有创办公司的想法,于是他们五个人便开始了青年创业之路。从2011年9月他们就开始筹划具体方案,为开公司做起了准备。在大四的学生正准备考研,正为就业发愁时,秦晓伟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鸣志教育重要股东和资历深厚的辅导教师,具有不可取代性。

    二、实践出真知,团队成员肩并肩往前走

    每一个创业者成功的背后都是辛勤的汗水和不懈努力,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储备的大学生来说,创业更加艰难,只能自行摸索适合自己的经验,然后踏着它继续往前走。有了核心团队,对无创业经验和资本的创业者来说,是一笔财富,但是也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创业者唯一能做的,正如秦晓伟所说:“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机会是等不来的。”

    2012年元旦,鸣志教育正式开业,对于一群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梦想之花初次绽放的喜悦。创业伊始,等待着他们的却是重重困难,资金、运营、知名度都存在很大问题。为了减少开支,他们在四马路租了一个300坪的毛坯房,雇不起员工装修,他们就自己动手,几个人前前后后装修了半个多月,每天都筋疲力尽,苦不堪言。秦晓伟说:“多亏了我们是团队并肩作战,如果是我一个人,连想都不敢想。”最难的还是没有知名度,为了扩大知名度,每天都要在固定时间拎着500多份单页跑到居民楼挨家挨户纷发。为了节省时间,每个人都是跑着发传单,长此以往,脚上都裂开了口。身体上的劳累可以忍受,痛苦的是精神上的迷茫。

    因为地理位置较偏僻,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生源少,公司日常开支难以维持。在努力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效果后,满腔热血的秦晓伟想到了放弃。凭他的教学业绩,去任何一家教育机构,拿6-7万元年薪都不成问题,但是现在却一直在做赔本的买卖。心中不免疑虑:创业是否真的适合他?那段期间他整日纠结,迷茫,合伙人之间也开始动摇,眼看着就要分道扬镳了。在最后一次会议上,股东们挑明:想创业,但是只赔不赚让他们力不从心。于是校长和秦晓伟一致认为:综合权衡公司处境,仔细分析公司运作问题,找到症结所在,成为当前要务。秦晓伟说:“及时沟通,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机会是等不来的。”

    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2012年3月份,公司成功迁到了人口聚集的幸福片区,效益慢慢好转,公司渐渐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通过预收学费,公司资本得到巩固,为了增加鸣志教育的覆盖面积,秦晓伟决定联合合伙人开设分公司。但是分公司的作用却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扩大影响力,反而增加了总公司的人力成本。分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分公司运营机制不完善导致管理不善,没有办法同时开设两项辅导任务。以“教学质量高”著称的鸣志人,决定以总公司为主,分公司为辅,根据各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只开设一项辅导任务。这样一来,既稳定了总部的生源,利于教师的培训,也便于分部的管理。

    现在随着鸣志教育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足,生源源源不断的涌来,每天多批次的学生学习让教师资源缺乏成了难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公司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导致很多毕业生望尘莫及,是师资缺乏的主因。作为十三中分点的教师招聘指导,秦晓伟正努力寻找解决方法,他说,一对一的辅导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急不来。在交谈中,他不断提到:“哪条路是适合公司的,只有尝试了才知道,最棒的经验是需要自己摸索的。”

    三、开拓进取,铸造鸣志教育新辉煌

    秦晓伟以足够的耐心、坚定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以及旺盛的精力使公司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加强,公司呈现出了和谐奋进的发展前景。目前,鸣志教育在秦晓伟及其合伙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创业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向上向前进。

    临近高考,为了更好的辅导高三学生,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秦晓伟需要一直呆在公司,工作量巨大。除此之外,秦晓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训物理教师,他说:“公司能够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新鲜血液的注入,因此我在教师的培训上下了很大功夫。”培训时间和方式因人而异,短则两三个月,长则耗时半年,这段期间,他每天都和这些老师在一起交流,充分了解他们的优势劣势,为他们量身制作教学方案,可谓下足了功夫。

    鸣志教育除主推“一对一个性化”创新教育,还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案,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不断进行新拓展,如:实行全日制小班教育,主要针对即将中考和高考的学生,人性化快速提高分数。另外分工也在不断明确,部门职责划分具体,制度不断完善。鸣志教育现在烟台已有幸福片区、四马路等多个教学点,教学工作正在全面开展,为各区域的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和选择空间。汇集了来自烟台各城区重点学校的特高级教师30余名;毕业于重点师范大学的专职老师超过100名,所有鸣志教师均有辅导学生单科进步30-100分的纪录。对于公司未来的规划,秦晓伟说:“朝着私立学校的方向大步迈进,成为股东们一致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目前公司正在努力积累经验和资本阶段。”

    善于规划自己的人生,为其设立长远的目标,并不遗余力地实行,成为了指导秦晓伟创业的理念。他常说:“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合作让1+1>2,个人创业很难,要相信团队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