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笔耕不辍,她发表新闻作品累计10万余字。投身新闻工作热情不减,因在新闻报道工作中表现优秀,两度获得校“优秀学生记者”荣誉称号。她用汗水记录奋斗的人生足迹,她用笔尖写下最美的青春岁月,她就是《LD体育报》学生记者团团长——孟静。
传递校园动态 书写华丽青春
2012年,孟静进入大学校园,身为文学院的学生,她深谙文笔的重要性,于是她加入了《LD体育报》学生记者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学生记者。经过三年新闻采访知识的学习,她已经成为了校学生记者的主力。在《LD体育报》上发表文章20篇,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等校外媒体上发表文章50余篇,并多次负责校报栏目策划,参与校创业案例采写工作,参与学院文化建设和宣传报道工作等。“一开始对新闻一无所知,但是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学习、艰难求索,终于有了现在的一点成绩。”孟静说。
2014年11月8日是中国第15个记者节。学校对优秀学生记者进行了表彰,孟静接过荣誉证书,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荣誉的背后是作为记者的酸甜苦辣,个中甘苦,自品自叹!她说,受到表彰是对她工作的肯定,也是她成长的见证,但是做好校园新闻人任重道远,绝不会止步于此。
记者不是在写新闻,就是在采访新闻的路上。做好学生记者工作,“眼勤多看,腿勤多跑,嘴勤多问,脑勤多想,手勤多写”是王道,孟静深谙这一点,所以一有空就喜欢在校园里走动,用相机捕捉校园精彩瞬间,用文字传递校园最新动态。新生军训时,为了准确地报道新生军训过程,她一直在旁观察,等到新生休息时,就抓紧机会对他们进行采访,以便深入了解。用她的话说,“新生在军训,记者们顶着太阳也在军训,只是手中多了一支笔和一个采访本罢了”。这才写出了《军训:大学第一课》这篇报道。
善于发现、勤于学习、深入实践是提高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找到新鲜的写作素材,除了多关注身边人和事,走到校园中观察,她还会翻阅最新报刊,在网站上浏览校园新闻,从中寻找灵感。有了新闻点,就会与社团成员聚在办公室里商讨是否值得写,怎样写等问题,力争实现新闻的最优化。此外,为满足学生需要,丰富报纸内容,孟静还带领学生记者推陈出新,陆续推出了留学生在(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校园学习生活攻略、记者节里话感想等全新栏目,一经刊登,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走出校门采访 关注社会需求
除了在校园中采访,学生记者还要走出校门采访。2014年6月,校教工合唱团赴解放军烟台第一干休所开展“迎七一”慰问演出活动,得知这一消息,孟静与学生记者王宏喜连续三天采访教工合唱团排练情况,体会她们排练的不易,提前一天了解干休所老干部的情况。这些老干部的平均年龄为87岁,都是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中浴血奋战,用热血青春换来我们幸福生活的老英雄,身后有无数个血泪交织的日子,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革命故事。于是,她们写出了《欢歌庆七一 曼舞慰功臣》这篇文章,呼吁大学生走进老人群体中,关爱老人,与老人共同分享新鲜动态。
为了提高采写能力,更好地宣传学校,她还积极地向社会媒体投稿。先后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等校外媒体上发表新闻作品五十余篇,内容涉及以招聘会为主体的就业现状分析,创业相关问题,大学生关心的或即将面临的教师招聘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考试和现象。她在《烟台日报》上发表的《坐31小时火车来赶考》《考场外多见“淡定哥”“从容姐”》,在《烟台晚报》上发表的《4000余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催热“国考经济”》等文章,关注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现象,以期传递校外动态对大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凸显出很强的新闻写作能力与服务社会现实需求的意识。
“我希望我的文章能给更多的人带来正能量和帮助,尤其是大学生。”2013年6月19日《今晨6点》刊登了一篇《我市再现“最牛宿舍” 6女生全部考上研究生》的文章,LD体育六位女生的考研故事恰如一部励志片,她们的坚持和努力对那些还在为“饭碗”而苦恼的应届毕业生们有所启示,也坚定了即将考研的学生的信念。文章全篇2700余字,可是孟静和同伴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在新闻的时效性的要求下,孟静快速完稿的能力有很大提升。
栉风沐雨奋进 砥砺自我前行
2013年11月9日早上7点钟,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骤降的气温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孟静和同伴早已等在了校体育馆门口,8点钟这里将会举行一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而她们的任务就是了解招聘情况,追踪报道就业动态,为大家报道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为了做好招聘会采访,我特意早早赶来,观察招聘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生怕错过招聘会的任何一个流程。”孟静说。由于天气寒冷,拿着笔和采访本的手,不一会儿就已变得冰凉,不断地呵气揉搓才能让手指“升温”。没有顾得上吃早饭的她,早已饥肠辘辘,但是却没有半句抱怨。孟静说,像这样空着肚子采访的情景,几乎每个记者都有过,自己早已经习惯了。最终,她们合作写出的《地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挑三拣四”》发表在了《烟台晚报》上,分析了“史上最难就业季”里大学生岗位供需现状,对面临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提出了建议,以期起到指导作用。
作为学生记者,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学习,如何将学习任务和新闻工作的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只能牺牲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甚至常常熬夜写稿,所以总是很忙碌。即使这样,孟静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奖学金。另外,她还积极参加演讲、朗诵、图书修补等文体公益活动来提升自己。先后被评为校“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在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生活中的孟静也以其随和大方的性格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大家眼里,她是一个会写新闻的才女,当同学们向她投来赞赏的目光时,她并没有骄傲,还是坚持踏踏实实地做好校园新闻人的角色。
作为《LD体育报》学生记者团的团长,她致力于增强学生记者实战本领,丰富社团文化。先后组织社团成员参加作家王蒙的讲座、昆嵛山写作采风、记者素质拓展等活动,制作统一文化衫,增强社团凝聚力。谈及今后的工作,孟静充满自信地说:“我们要开展新闻知识培训,提高学生记者的新闻写作能力。继续加强社团建设,让记者团立足于《LD体育报》这个平台,更好地为其服务,为学校的宣传贡献力量。”(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