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萍,女,47岁,1992年毕业于LD体育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现任职于烟台三中,高三历史教师,政教处主任,级部主任。全国百佳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在教育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坚守、持正”的师德准则。
坚守:从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她就把教育当成一份事业来对待,勤勉、激情、执着地一路走来。
持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教师的德行对学生就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因此,她在持身、治学、接物、待人等各方面都持正自身,涵养品德,成就自身也同时让学生有所获益。教育的精神、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的是立人树人,而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情怀,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正是这一情怀的具体化。
在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始终秉持这一情怀,以“平等、尊严、包容、协作”的理念引导他们“学习求知,学习做事,学习共处,学习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在班主任工作中,她从“学生立场”出发,搭建成长舞台,让每一位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说学生的话。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创设平台,通过成长烦恼集、知心信箱、心灵鸡汤等途径“让学生说话”,给学生能自由发表意见和观点的空间,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在倾听中更多的走进学生。
给学生选择权,让学生搞学生的活动。尽可能让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校园生活班级生活和课外实践拓展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舞台可展示,有快乐能体验。
给学生评价权,在班级实行捆绑式小组合作探究评价模式,达到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真正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不仅锻炼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大大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自2000年以来她连续带了十届高三毕业班,每一届都会刷新自己的纪录,先后取得三中市、区文科状元的突破、人数的突破、高分段的突破等。辛勤工作的努力付出也获得了各级政府或教育机构的认可与表彰,先后获得“全国百家班主任” “烟台市教育创新人物(班主任系列)”、芝罘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区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并在“全国第九届班主任大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知识精神 相生相长
学科教学中做到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对人生意义的关怀,对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关怀,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从这一点上来说,历史是与人文关怀最接近的一门学科。因此,就历史学科教学而言,始终追求的就是以其自身的学科素养,人格涵养。
在教学中,她引导学生追寻历史中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家国天下,在为学生打下学科知识的底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打下可以滋润其一生的精神底子。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教育改革大潮,她及时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创新。近年来,学校构建“学习中心型课堂”,把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他们参与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他们的思维方法并加以训练,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把课堂构建得充满活力、生命力,而学生们也因此转变了学习方式,开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要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必经之路。在教学过程中,她对自己教育教学进行理论探索,以课题、论文等形式,从个人“草根式”研究开始,到逐渐成长为省级课题的主持人,一直坚持行动研究,让理念落地,以问题驱动、研教协同,实现了教科研成长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双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广泛阅读,她自费购买或学校订阅相关教育类教学类的报刊书籍,如教育类的《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如教学类的《历史学习》《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坚持摘抄有营养的内容,为我所用,在阅读中不断拓宽视域,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有针对的研究写作。她先后在《山东教育》《新课程》《烟台教育》等省级、市级以上刊物分别发表《运用史料教学,促三维目标实现》《学生伴我快乐成长》等文章,在微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参与了省级课题《开发历史美育资源,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的研究,并于2012年独自担当主持人,带领历史组成员进行了省级课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问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所带教研组荣获区先进教研组。
2013年她参与由校长承担的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在高中德育中,实施阳光德育,引领生命成长,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阳光学生”的实验研究,予以结题,等级优秀。她先后多次获得“烟台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烟台名师”“烟台市教学能手”、师德标兵、“区政府嘉奖奖励”“区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区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优秀教师”并获“山东省高中历史优质课一等奖”。2013年在第八届山东省特级教师的评选过程中,她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2016年获评正高级教师。面对这些荣誉,张老师说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推动自己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让她深深地懂得:“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敢于迎接挑战的人!”
团队协作 示范引领
在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突破后,她又开始了传帮带的工作,使更多年轻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成长为专业型、专家型教师。她在担任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期间,带领16名全区优秀班主任共同成长,强化学习意识,提升理论水平向全区辐射推广优秀经验,加强主题班会的指导和实践观摩;带领成员走出去,组织到上海等学习取经交流,开展由区班主任培养人主讲的“三人行—同上一堂主题班会课”活动,提高了全区班会的实效性和手段的创新性,通过班会这一主阵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等,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作为主持人她有幸到新加坡、日本学习访问,并写出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感想文章。任现职期间,她在学科教学方面先后带出8名徒弟,分别在省、市、区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他们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方面均能独当一面,并荣获“全国百佳班主任”称号。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张美萍表示,今后她将聚焦于“人的核心素养”下的历史课程的建构工作。进一步加强专业阅读,提高学科素养,推进新课程改革,打造优秀学科团队,继续对本学校、本地区的教育教学科研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让自己具有更高的专业品格、专业技能。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构建高效课堂:建立学科资源库,进行微课制作,以适应网络技术进课堂的新时代需要并能通过网络带领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共享教育资源。面对未来,她将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借助学校教育沃土和新时代优越的教育环境,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时俱进,向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