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源,出生于1994年6月,来自山东滕州一个普通甚至拮据的家庭,2013级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
雪源一家五口,下有弟弟妹妹,一个今年升高中,一个升初中。为了照顾尚且年幼的弟弟,妈妈家里地里两头忙,顺便找个临时工的工作,和一群农民工们一起和水泥,搬砖,浇灌楼顶……爸爸主要是根据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民俗,每当家有喜事或丧事时,通过吹弹拉唱来养活这一大家子。作为大姐姐,她一直听话懂事,没让父母为其操心,很快的适应了精彩的大学生活。
在学习方面,吕雪源从不拖沓,抓住课堂的每一分钟,并且做好课外复习,勤学好问,知难而进,从不退缩,无任何违规记录,在班级学习成绩一直属于上游,也受到奖学金的嘉奖。同时也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辩论赛,并加入了学院礼仪团队,积极参与到精彩的社团活动中去。此外,吕雪源热爱阅读,有着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底蕴,对事物有着准确的认识,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出众。
在学习的空暇时间,雪源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发传单、当家教、销售饮料、当服务生…暑假寒假在家乡寻找义工活动,主动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送爱心。打工、义工实习期间成绩突出,并得到经理和其他同事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仅让其挣到了一点点的生活费,更是磨练了她坚强的品质与生活能力。因为家庭贫困,让她更早的学会了自力更生,或者也是因为明白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没有在生活中表现出过多的懈怠。
在政治思想方面,吕雪源认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思想上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平时生活中不时地提醒自己,各个方面的做法与学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学习过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道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特别是在当前,能够努力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这一新型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不断加强爱国主义的熏陶,把热爱祖国的热心化为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不懈动力。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想问题做事情。在一言一行中都严格要求自己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质。在平时言行举止上就树立了一个文明大学生的形象。
从初中到大学,八年的时光,雪源同学虽然一直接受着国家助学金的补助,但她始终不敢忘记党对她的关怀与照顾,她知道是因为政府的政策好,她才能受此恩惠,让其能够继续着艰苦的学业生涯。“国家助学金”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实现了她的梦想,而且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在她看来默默资助过她的人们都是她一生无法忘记的亲人,能在自己困难之际伸出援手,给予温暖,这种体验她一辈子也不能忘。
“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这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的,再卑微平凡的人都有权利拥有梦想,她也不例外。南京是她最向往的地方之一,而且南京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也是被她“觊觎”许久,早晨六点半进行“最大声,最夸张,最慢速”的英语口语发音,然后是专业领域的学习补充与巩固。专硕一年一万的学费对于三个都在求学路上孩子的的家庭,是有很大困难的,父母的压力可想而知。其实在她的心中早已暗暗发誓,将来的某一天,她也会赚到足够的钱,来回报社会,像帮助当年的自己,来帮助更需要帮助的同学。
整个大学里,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她发现自己有了很大变化。以前上台演讲会紧张,想东想西,焦虑不安,甚至有过退却的想法,然而经历了大学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为自己的身体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勇气,这就如催化剂一般,很好的推了自己一把。这之后,她逐渐发现,其实别人可以做到的,你一样也可以。正如科比所说:“总有一个人要成功,那么为什么不能是我?”秉持着这样的一种信念,在不断的学习与运动中,吕雪源同学逐渐的塑造了自信,找到了人生真谛,并深深的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城市。
这就是吕雪源,思进取,会学习,肯奋斗,乐奉献。她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她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她是同学心中的好干部,总是帮助和鼓励着身边的同学。她是新一代优秀的大学生,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在她的身上,丝毫看不出困难留给她的苦楚与伤痕,有的是坚毅的信念和不可磨灭的斗志。纵使生活如苦海无边,她依然能够苦中作乐,傲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辛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