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李敏:风雨同行,感恩在路上
    日期:2018-08-14 阅读:
    打印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题记


    坐在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回忆起自己的求学之路,那曾经为读书而默默拼搏的日子如今仍清晰如在眼前。只是相比以往,现在的我更多了份对生活的坚定与从容。

    以前的我很自卑,从来不敢带同学去过自己的家,只是因为我害怕同学会嘲笑我家那破败的院落,会因此而瞧不起我。在我9岁那年,命运弄人,爸爸在工作的时候被从高处掉落的水泥袋子砸伤了腿,落下了残疾。巨额的医药费使得我们原本普通的家境几乎是顷刻间倾家荡产,负债累累。爸爸自此行动不便,生活的担子全部压在了妈妈一米五的小个子身上。妈妈本身身体也不好,身上的重担压的她原本就弯的腰更加弯了下去,我们的生活也没有改观,经常不得不依靠亲戚的接济。

    家庭的困境几乎埋葬了我们全家对生活的全部希望。至今我仍然记得那段黑暗的时光,爸爸在医院住了三四个月,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妹妹才两岁,妈妈带着妹妹一直在医院陪爸爸,我便在叔叔家住几天,奶奶家住几天,姥姥家住几天,天天换地方住。大概也是因为这个,我现在特别讨厌住别人家。爸爸在我印象里一直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那一年的大年三十爸爸却在我面前哭了,年三十的晚上,爸爸却在到处找朋友借钱,当时的我只知道自己很伤心,现在想想却明白了那是对父亲的心酸,对这个家庭的悲哀。我忽然很害怕,害怕自己的父亲会失去力量和继续支撑家庭的勇气。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要尽己所能,帮父母亲撑起我们的家;我要拼命学习,让我自己也让亲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也就是从那时起,上学、干农活和照顾年幼的妹妹就构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因为经济上的窘境,小学时我不得不经常旷课去帮助父亲干些农活,晚上还要自己补白天落下的功课。当我升入初中后,学费成了问题。现在我依然感激我的母校,在我提交了贫困申请后给我减免了学费,帮我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中考时,我凭借艰苦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在那里,我依然感受着国家和社会带给我的温暖。高中三年,我刻苦学习,付出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因为我深知自己求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深知自己所背负着的,是一个家的期待和希望。也许是因为当时自己过于看重高考所能带来的转折,在考试过程中我压力过大,发挥失常。正好看了当年的一本线分数,来到了LD体育,继续我的求学梦想。

    我曾无数次地想过,如果初高中时我因为经济上的困难而不得不放弃学业,现在的自己早已经嫁人生子,继续着我贫寒的命运,哪里还会有在大学校园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很庆幸,也很感激,感激党和社会的温暖,让我得以有机会改变自己的机遇。

    进入大学,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调整心态。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我们的小县城,来到了这里。看着同学们随行的父母,看着同学们时尚的打扮和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名牌手机,我没有了当初的惶恐和迷茫。生活的磨砺让我实现了自己内心的成长。进入大学,我时刻也不能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父母殷切的期待。我严肃而认真地面对课堂,也从不放弃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更加地自信与从容,学长们看待问题时不同的视角和思维也为我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另一面窗口,让我获益匪浅。在学习之余,我积极寻找兼职工作机会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大学近两年时间,六百余个昼夜,我几乎从没有休息过哪怕是一个周末。我知道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是这个家的希望。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努力回馈社会。同时,我也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肩上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所在。对于青春,我选择以奋斗和感恩的姿态进行诠释。当初求学是为了走出农村,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如今求学是为了回去,用自己的所学为家里,甚至为家乡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因为我深知,是这个社会让我实现了成长,我也必将以自己的成长来回报社会!(教育科学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