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故事

    周小天:让自己变的不平凡
    日期:2018-08-29 阅读:
    打印

    周小天,共青团员,文学院汉语言专业2014级本科生,目前已考取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她自大二起担任汉语本1401班学习委员,大学四年内荣获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年度百优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学业奖学金等学生奖项20余项。

    她始终坚信每一个平凡者都有机会使自己变的不平凡,她积极向上,敢想敢干,怀着一颗勇敢的心,始终追求着自己的目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

    一份求索,一份收获

    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她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在学习方面,她积极主动,不断进取,绝不将自己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在课后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和专业有关的其他知识,丰富提升自己。凭着这份求知欲,她大学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学业奖学金,成绩名列前茅。

    她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大一至大三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并获得一等奖,在比赛过程中也很好的锻炼了实践能力。

    周小天说,这些学习经历使她对学习与求索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凭借对语言的敏感和对小语种的热爱,她自学了法语和日语,通过法国电影和日本动漫也了解了异国文化,在文化碰撞中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一抹情愫,一种人生

    生活中的周小天,性格沉稳,待人真诚,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她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尽其所能帮助他们。

    她认为,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身边的人都感受到阳光与温暖。她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学术研讨,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乐于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经验、乐趣等。

    在课余时间她积极参加海韵表演团、英语协会等社团,也会利用周末或是假期做一些兼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正是她攀登学习高峰和人生之巅的最宝贵的精神力量。

    在大学的四年中,她收获颇多,在思想、学习、科研和生活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过去已成记忆,未来还需努力,她仍会继续克服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多才多艺华彩青春

    她对文学艺术很感兴趣,在这四年当中也参加了许多文娱活动。凭借出色的舞艺和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她在校内担任海韵表演团舞蹈部部长,多次带领队员在学院的迎新晚会、校女生节等活动中进行开场表演;除了文艺表演之外,她还参加了烟台市内的模特比赛并斩获十佳。除了热爱舞蹈和模特,她也擅长钢琴演奏,对音乐有着敏锐的品味和欣赏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寄予的厚望。可以说在这宝贵的青春里,在这崭新的时代里,周小天做到了脚踏实地,绽放出了闪耀的青春光彩。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在大三这个关键时期,在同学们为就业还是考研而犹豫不觉得时候,周小天并没有纠结。她知道自己的目标:必须考上研究生。在确定了复旦的志愿之后,她对于未来大半年的复习都做出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

    在紧张而忙碌的复习过程中,周小天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专业课的复习,在学习之余,她并没有忘记合理安排时间,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学习、跳舞、运动,一个也不能少。

    “我不会人云亦云地去做一些事,每个人成功的方法不一样,我会坚持做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周小天松弛有度的完成了复习。

    最终的结果证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在2018年考研中,她成功考入了复旦大学,被第一志愿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录取。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短短四年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周小天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高中生,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积极进取、懂得感恩的青年。她的大学时光,荣誉满满,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人生体验。

    四年的大学生活,她努力抓住每一次锻炼机会,在实践中不断吸取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始终在思想和行为上保持这自强自励的品质。

    她相信,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因此,她坚持健身,坚持跳舞,在强壮身体的同时,也磨砺自己的意志,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过去的,没有什么事是自己做不成的!

    她始终坚持的信念: Pain is in your mind。她解释说:“所有的困难都不可怕,就像疼痛感只是大脑皮层的神经感知,是可以消除的,困难也同样是可以战胜的。”

    周小天说,作为一段璀璨的人生时光,大学四年给她的启发将是深远悠长的,而作为下一步的起点,她相信自己已经整装待发,将自己的学识和思维运用到未来的研究生生涯中。她特别感谢老师、同学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给她的支持和帮助,生活还是在继续,她会在未来的日子加倍努力,成为让母校引以为荣的(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人!(文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